熊姓为楚国国君的姓氏,从得姓始祖鬻熊(周文王之师)至末君负刍(楚怀王),历时800余年,传衍32代48位君王。
依据周制,君王嫡长子为大宗,继承王位,沿袭祖上姓氏;其余诸子为小宗,分封异地食采,以居地、封邑、谥号、官职、排行、封爵等名目另行赐氏。至战国末期,基本以氏为姓。据统计,由楚君熊姓派生出400余姓氏。目前纯熊姓人口在中华姓氏中排名第68位。如果加上被衍生出去的姓氏,当位居中华姓氏之前茅。
《江西熊氏通谱》将江西熊氏梳理出8个鼻祖:有熊氏熊遂、楚句亶王熊毋康、楚君熊伯霜、楚蚡冒熊眴、楚康王熊昭、楚昭王熊轸、楚令尹熊闾、楚将军熊暇。
据《江西熊氏通谱》记载,我族乃熊暇一支。熊暇为楚武王熊通次子,长子熊赀继位为楚文王。熊暇分封屈邑(即秭归)食采,以地名“屈”为姓,熊暇第十五代为屈原。屈原投江前曾戒其子,曰“我本楚之同宗,奈何先代因地姓屈,今果遭屈而不能申。我身后,尔当复其姓,毋为人所屈也!”。屈原子屈岳遂更名为熊岳,我等即为熊岳之后。
屈原十六世孙熊睦(东吴尚书);熊睦二世孙熊远(晋代名臣,官拜太常卿,加散骑常侍),八世孙熊安生(字植之,南北朝著名经学家);熊安生九世孙即我族南昌一世祖——熊世昌。世昌公自四川彭城迁鄂州,由鄂州迁江陵。唐天宝初年迁任豫章郡守(即太守),因功钦赐豫章养老丞相(荣誉丞相),居现南昌东湖。
世昌公六世孙熊仁瞻,我族先祖,宜春县丞及浙江萧山县令,唐旌孝子,朱熹亲撰“祭孝子墓文”;六世孙熊察,南昌县冈上镇月池“教授村”及其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熊光楷上将先祖。熊仁瞻之父熊岩(建阳监税)和熊察之父熊胤为兄弟,祖父熊怀德为易州刺史。世昌公十六世孙仲锦公由丰城迁建昌海昏(现为永修),生六子。长子熊彦楫(系国民党江西省政府主席、陆军上将熊式辉之先祖);我族先祖名熊彦权,其子熊安宾(字光国)于宋绍兴年间由建昌迁居新建荷塘。光国公为我族一世祖。
光国公支十三世祖熊桂(明代弘治十二年己未科进士,山东布政使,王阳明同科进士),熊桂之子熊炳(宁国府通判)生子二:熊殻(居清淇,我支先祖,广西全州同知),熊增(居雪坊,北京光禄寺大官署丞)。我支本居清淇,因清淇地少人多,后迁居雪坊。实属熊殻支。熊全淹(武大教授,数学家)、熊全治(美国微分几何杂志主编,国际著名数学家)、熊全沫(武大原生物系主任、教授、著名鱼类学家,原全国人大及全国政协代表)家族属雪坊支,为熊增后人。
熊氏郡望(望族所在地)在江陵和南昌。魏晋南北朝以来,南昌熊氏人才辈出,一度为南昌五大姓氏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