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破烂的有多挣钱?这个女人靠收破烂发家,一度成为中国首富

“你现在不好好学习,长大以后就去收破烂去”,我想很多人小时候都被大人这么教育过。“收破烂的”这四个字,大多时候都代表着贫穷,肮脏,没出息,但是行行出状元,我依然记得十几年前那个bp机横行的年代,我们那里有个“收破烂的”,腰揣两部大哥大,让我们矿长都羡慕不已。但是我刚才讲的这个收破烂的,跟我在下文中提到的那个收破烂的相比,就是小巫见大巫,因为我们今天要讲的这个收破烂的,收到了香港,收到了美国,还收到了中国首富的头衔。
张茵,一个很多人都陌生的名字,80年代在深圳闯荡,她在那个年代有学历,有能力,很快成了一家公司的贸易部门的“一把手”。他所在的公司,就是一家收破烂的公司,公司的运作流程大致是从香港收回废纸,卖给内地的造纸厂,赚取差价。因为有贸易部门的老大经历,所以有了常年接触香港客户的机会,逐渐的,这种买卖的门道她摸得非常熟悉,于是辞去高薪工作,自己去香港收破烂去!
从高层角度到了底层角度,张茵发现这个买卖其实很难,收破烂这种活虽然又脏又累,但是却被香港的黑社会垄断,每一笔买卖都必须有黑社会在其中参与,否则就会被使绊子。张茵祖籍黑龙江,从小生活就比较清苦,所以有着东北人那股天不怕地不怕的勇敢和破釜沉舟的勇气,偏偏就是不顺从黑社会,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她的厂子也被香港的黑社会多次“光顾”。但是即便黑社会再下狠手,再威胁张茵,她就是不服软,最后那些黑帮大哥也没辙,得过且过的不再去找她麻烦。
时间匆匆,张茵在香港的第六个年头,张茵决定追本溯源,将“收破烂精神”发扬到美国去,去美国收废纸,因为香港的大部分废纸,都是从美国进口的。
当时中国对美国有着非常大的贸易顺差,中国的远洋货轮在满载而去,空载而归,利用这个空档,张茵的运输成本很低,在美国的“收破烂”的事业,也蒸蒸日上。
随后,张茵投资了玖龙纸业,从一个收废纸的,变成了一个卖新纸的,由于有着原料上的优势,她带着玖龙纸业很快把“中国第一大造纸商”的头衔揽了回去。2006年,她又带着玖龙纸业在发家地香港上市,诸多商业巨富,如李兆基,郭鹤年等纷纷购入其股票,让她一跃成为了当时的中国首富。
由于造纸业是一个污染重,劳动密集的企业,发展的代价必然是环境严重污染和高度压榨劳动力,加上随后张茵移民美国,造成了玖龙纸业的滑铁卢。
即便张茵在民间失去了一定的口碑,但是目前仍旧是世界造纸大王,年利润可达数十亿。
对于那些移民国外的大富豪,你们持什么样子的态度呢?不要吝啬你的手指头,在下方评论区发表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