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法的整体美:
古人评书法有这样的话:“有功无性,神采不生;有性无功,神采不实。”书法创作同绘画一样追求“形神兼备”。自然,书法欣赏也应该把“形神兼备”作为书法艺术美的重要标准。所谓“形”,指书法的点画、结体、章法等;所谓“神”,指书法的神采、风格等。因此,我们欣赏书法,包括欣赏点画的线条美、结体的造型美、章法的整体美乃至由此而形成的全幅作品的风格美。
书法欣赏赏同绘欣赏一样,往往首先意的是作品的整体效果。因此,作品的整体美也是书法欣赏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一件you秀作品,必然是一个多样统一的整体。构成书法艺术整体美的重要因素是章法。如果说字的结体是线条的组织,那末作品的章法则是线条更复杂的组织;组织得是否适当,是作品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
章法之所以也称为“布白”,是因为章法质是对空间虚实的艺术处理。实处之妙,皆由虚处而生,”“虚”与“实”,“白”与“黑”,相依相生,相映成趣,给欣赏者留有审美想象的广阔天地。成功的章法集中体现了虚实结合的美学原则,邓石如“计白当黑”,便是这一美学原则的具体运用。也就是有笔墨处重要,无笔墨处也重要;字里行间均有笔墨,有情趣。字的空间的匀称、布白停匀和字形点画具有同等的审美价值。既然所有空间都是作品的有机部分,对线结构、对空间的感受,自然也应该包括在内。书法章法还讲究承上启下,左顾右盼,参差变化,以及落款合理,钤印得宜,并注意局部美与整体美的和谐统一。如《兰亭序》全篇324个字,分28行,字字相映带,行行相呼应,若行云流水,气势连贯、浑然一体。清包世臣说:"丰古帖字体大小,颇有相径庭者,如老翁携孙,长短参差,而情意真挚,痛痒相关。形象地说明了书法作品整体美的艺术效果。
人可分为心理和生理二个部分。人因心理的差别而产生属于个体的意气与感觉,这就是书法气息个性化的基础。人也因生理的差别而产生属于个体的形体与动态,这种形体与动态的自然展开就自然会作用书法的形体与动态,这又是书法形态风格个性化的基础。要想实现临摹与个性的“双赢”,就要走“中庸”之道,就要使之两相调和融合,从而确保两不误。此所以不知道书法成功即是个性的成功的人,便会偏面强调形似,也只知道形似。而知道书法成功即是个性的成功的人,便会提出“临摹不须十分像”、“临摹可以求神似”的观点。其实,学者的个性与临摹对象相近,便易得形似。反之,如果学xi者的个性与临摹对象差距较大,形似就是个难题,就是个大问题。此所以本人亟力强调书法要好好研究个性与书法内在的联系,强调书法教育要实现真正的“因材施教”。
习墨去书画培训学校
400 8169 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