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中,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专业化和商业信用的发展,物流与资金流开始分离,产生了多种交易付款方式,如预付款、分期付款、延期付款等。每一项贸易活动都或多或少存在着信用风险。在商流和物流同时转换下,信用风险是很少的。但物流与资金流在时间上分开后,信用风险便产生了,交易往往在很大程度基于对卖方(或买方)的信任。这种信用就是风险。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信用风险同样存在。
在电子商务环境中,交易主体的电子化交易过程包括大量的第三方中介参与。电子中介为交易主体提供低成本的通信联系环境,金融中介为交易主体提供低成本的支付转账环境,而交通运输为交易主体提供低成本的实体物品转移环境。中介机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电子商务的成败,同样也在很大程度上分担和减少了信用风险。建立企业信用,规避信用风险是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保证。规避这种风险,一方面是获得更多的信息,如对方的商品质量、支付能力、支付信誉等;另一方面是完善社会信用制度,形成守信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