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牛工匠世家:九江永修雷家组


现代人总喜欢拿德国造、日本造什么的说事儿,认为他们活儿干得地道,细致,完美,对国货则不以为然。现在,有这么一个家族,将完全颠覆你的认识,让你除了惊叹,再也说不出别的话。
先去看看一所老房子。这所老房子位于永修县梅棠镇新庄村雷家组。别惊讶,世界最牛工匠世家,发源地就在咱们九江。老房子为“样式雷”组屋,建于清康熙五十六年。“样式雷”始祖雷发达就出生在这所房子里。
什么叫“样式雷”?清代承办皇家建筑的机构叫“样式房”。从顺治到宣统,260多年时间,“样式房”一直由雷发达一家八代十人掌管,既然一直姓雷,干脆叫“样式雷”好了。而雷家的成就,完全当得起这称呼。
“样式雷”到底有多牛?
经雷氏家族承办的工程有:紫禁城(故宫)、天坛、圆明园、颐和园、万寿山、玉泉山、香山园庭、北海、中海、南海、热河行宫(承德避暑山庄)、东陵、西陵、盛京三陵等建筑,以及大量的行宫、府邸、衙署、坛庙、城楼、营房、御道、宅院、庆典中临时搭建的点景工程甚至包括京西的水利工程等。从1987年到2011年,中国有25处建筑物或遗址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其中五分之一出自“样式雷”之手,即紫禁城(故宫)、天坛、颐和园、热河行宫(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明清皇陵中的清东陵、清西陵和盛京三陵。
不仅仅是建筑,“样式雷”还留下了两万多件极为珍贵的建筑史料“样式雷图档”,“样式雷图档”包括设计图纸、烫样(建筑模型)、施工设计说明和施工日记。“样式雷图档”涵盖了清代皇家建筑规划、设计和施工各个阶段的情况,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最详实、最直观的资料。烫样是“样式雷”的绝活,“样式雷”制作的烫样,都可以层层拆卸,打开烫样屋顶,就可看到内部细节,是直观展示和施工参考的模型。曾有现代爱好者,想仿制“样式雷”的工匠技艺,然而这个人实地测量天坛之后,3个月才绘制出一张全套图纸,每天工作10小时,一年只休息10天,整整工作了5年,历经10万多道工序,才复刻出了一个天坛祈年殿的模型。200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样式雷图档”入选《世界记忆遗产名录》。当时,中国入选世界记忆遗产的项目仅5项。“样式雷图档”打破了西方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建筑不需要设计图和施工图,全凭工匠感觉的谬论。
门前对联:永修八代样式雷中国半部建筑史
神奇的雷氏家族,走过了怎样的传承之路?
第一代雷发达,祖父与父亲都是当地有名的木工,在父亲的严格管教下,雷发达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木工技艺。明朝末年,雷家迁徙至金陵城。顺治二年(1645年),清廷在全国征集工匠和民夫,修复被李自成烧毁的紫禁城等建筑,时年26岁的雷发达与叔父一起因艺应征,因技艺超群,很快在工匠中崭露头角。太和殿大殿上梁之日,顺治帝率文武百官亲临行礼。哪知大梁悬而不落。一干人面面相觑。只见那雷发达,袖揣铁斧,攀上梁架,咔咔几斧,榫合梁落。顺治目睹此景,当即授予雷发达工部营造所长班。此后数十年,雷发达主持并参与了清皇家诸多重大工程的设计和建设,直至70岁解役。
第二代雷金玉,雷发达长子,从小边读书边随父亲学习建筑技艺,与父亲一道参加了玉泉山静明增修工程、香山行宫、景陵等重大工程的建设。雷发达“退役”后,他承父职,任工部营造所长班。康熙四十八年,雷金玉应召入圆明园,任楠木作“样式房”掌案。在修建圆明园的过程中,雷金玉将江南的圆润秀美与北方的朴实简洁恰到好处地融入,赢得雍正的赏识。
第三代雷声澂,雷金玉幼子,为其第六位夫人张氏所生。雷声澂出生仅三个月,父亲就去世了。张氏夫人没有随家族南迁,带着雷声澂留在京城。她怀抱幼子在工部泣诉,为雷家争得幼子成年后重掌“样式房”的资格。在无父兄和师父的指导下,雷声澂自学成才,成年后继父业任“样式房”掌案。参与承办的工程有香山静宜园、万寿山清漪园、静心斋、天坛、承德避暑山庄等。
第四代雷家玮、雷家玺、雷家瑞,为雷声澂长子、次子、幼子。兄弟三人同时供职“样式房”,形成“样式雷”最为强大的阵容。雷家玺是三兄弟中的翘楚,任“样式房”掌案,承办了乾隆、嘉庆两朝的营造业。乾隆八旬万寿庆典工程,自圆明园至皇宫,沿途亭台楼阁,西洋楼房,假山石洞,小桥流水,宝塔牌楼,经棚戏台,花栏花架等景点数百处,精美绝伦,誉满天下。
第五代雷景修,雷家玺第三子。雷家玺去世时,雷景修22岁。因担心雷景修难担重任,雷家玺留下遗言将掌案职位移交给同事郭九。雷景修谨遵父言,甘居郭九之下,同时不忘刻苦学习,终于在46岁时,凭着丰富的经验,重新争回了“样式房”掌案职位。可惜此时已到道光咸丰年间,清廷国势衰微,没有能力建设新园囿。但他开始尽心收集整理祖上和自己的图纸、画样、烫样、工程做法等资料,所收集的资料装满了三间房屋。“样式雷图档”能够流传至今,雷景修功不可没。
新庄雷氏祖屋
第六代雷思起,雷景修第三子。同治十二年,为迎接慈禧寿诞,决定重修圆明园。慈禧要求雷思起一个月之内做出所修宫殿的画样和烫样。雷思起与其子雷廷昌带领工匠,夜以继日制作万春园大宫门、天地一家春、清夏堂、圆明园殿、奉三无私殿等画样和烫样。同治和慈禧亲自审查修改,连续五次召见雷思起父子,封赏雷思起二品顶戴,雷廷昌三品顶戴,雷氏家族的荣耀达到巅峰。重修圆明园工程虽因财力困难和群臣反对停工,却留下了数千件图档。圆明园工程停工后,北海、中海、南海工程上马。
第七代雷廷昌。光绪十四年,朝廷决定重建清漪园,并更名为颐和园。雷廷昌将万寿山和昆明湖精心设计成寿山福海,园内建筑工程达3000多顷。园林布局巧妙,错落有致,气势宏伟。
第八代雷献彩,雷廷昌长子。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城内外各类皇家建筑再度罹劫。雷献彩担任各项重建修复工作直至清王朝退出历史舞台,“样式房”随之消失,延续了八代的“样式雷”传承亦就此终结。无独有偶,雷献彩几个妻子皆无出,雷献彩受此双重打击,不知所终。
从传承过程可以看到,清代的“样式房”掌案并非世袭,都是要靠真本事争获的。“样式雷”家族绝对称得上最牛工匠世家。
梅棠雷家组是个雅致的小村。说它雅致,不仅仅因为这里风景秀美,古树参天。而是全村特别干净,看不到一星半点的垃圾。“我们是自发维护的。”村民雷友能一边说,一边朝远处走去,弯腰拾起田角一小截断绳。
(陈前金 记者 连国秀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