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解决的问题越多,就越说明你的公司管理混乱

无论你是企业的管理者,或者是一名最底层的员工,当你发现自己在工作上所要处理的事项越来越多,事项种类越来越复杂的时候,你就应该清楚地告诉自己:你所在的公司、部门处在了一个管理混乱的状态之中了。
我们一直在说这是一个强调“社会分工”的年代,在这样的背景以及发展趋势下,分工从本质上是会越来越明确的,企业也应当如此。在之前的《风营销》当中,我曾经谈到过“不是设立了岗位职责就代表问题有人解决”、“不是分配工作就代表任务可以完成”……等相关话题,我们都知道对企业真正有用的是能够解决问题的人,这是从结果的角度去考量的,但是就企业管理的正向思考角度而言,如果不能做到分工明确,那么为什么要在公司内部设定岗位呢?
作为一个而言,每个人一定都会认为自己会的越多越好,期望自己能够有解决更多问题的能力,这样无论是在现企业争取更高的工资还是要跳槽去薪资待遇更高产业里把握都会更大一些,但是,即便是这些希望自己“更全才”的人,他们真的希望自己做很多“职责以外”的更工作吗?
企业制定工资标准是有一定的依据的,每个人在企业拿工资的人在入职之前已经都知道到了自己要做的事情和待遇标准,理性地说,做好岗位职责以内的事情,是本分,而去做岗位职责以外的事情,那就完全是情分了。如果这名工作人员对企业有感情,愿意多奉献一些,那么这个是他个人的觉悟高,企业其实是没有权力要求他这么做的。
很多生产制造企业的销售人员和售后服务人员是分属于两个不同的部门的,也有着不同的岗位职责。销售部门主要负责的应当是把产品卖出去,对企业的销售业绩承担责任;而售后服务部门则应当负责顾客买到产品之后的一切……。在这样的前提下,如果销售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完成了售前、售中的工作之后,还要解答很多很多顾客售后的问题,销售人员会不会不满呢?会不会觉得解答顾客的售后问题实际上耽误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呢?
如果一家企业总是发生上述情况,顾客有了问题总是会让销售部门来解答,那么这家企业最混乱的部分就在于:为什么还要单独设立售后部门?如果把设立售后部门的资金用于销售人员解答售后问题的奖励,是不是会让销售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更高一些呢?
我还亲身经历过一个非常有趣的情形。大约在1996年,我大学期间曾兼职于一家中关村的电脑公司做技术服务,主要职责是解决零配件和组装机出售期间的技术问题。我所工作的公司有这样一条规定:凡是销售人员带来的订单,提成比例是10%,而技术人员带来的订单,提成比例是30%。表面上看,这是一个鼓励非销售人员也为公司创收的措施,但是结果呢?因为公司想要让本来职责是技术服务的人也解决销售问题,所以导致很多销售人员愿意把自己的订单转由技术人员接下,然后两个人再来一起分30%而不是10%的提成。我相信公司制定技术人员提成办法的时候初衷是好的,但是试图让一个人来解决不同岗位所应解决的问题,这是一定会造成管理上的混乱的。
要强调的一点是:本文的主旨,并不是说企业不需要复合型的全才。复合型人才的价值是巨大的,他们的存在能够让企业的人力资源储备更充分,可以让企业内部的协调能力增强,可以在有突发人力资源变动时不至于捉襟见肘,但是,即便是复合型额全才,也要根据自己目前的岗位职责来工作,在特定的阶段时间内,这种全才可能工作于不同的部门,想要保证企业的管理有序,即便他会、有这个能力,他也不应该跨岗位地去做事情、跨职责的解决问题。
在足球队中,经常会有那种攻击防守能力都很强,可以踢前锋、后卫等多个位置的球员,每支球队都希望能有这样的球员,但这并不代表这名球员在某一场比赛当中同时承担前锋和后卫两个位置的任务。如果一名位置是前锋的球员,过于主动地参加防守,那么球传到前场由谁来接应,同理,如果一名后卫球员总是毫无保留地参与进攻,那么对方攻过来的时候,他的位置由谁来把守呢?如果在一支球队当中,每一名球员都要同时负责进球、组织、防守、守门……,这支球队的成绩会有保证吗?
如果你的工作包含了很多岗位职责以外的内容,如果你管理的员工经常要做许多“分外”的事情,那么你真的要考虑这个环境是否值得你长期地奋斗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