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赵佳雯工效学
编辑丨杨阳
亿欧科创消息,专注于服务机器人研发生产与销售的擎朗智能于近完成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源码资本领投,华登国际投资集团上海科创中心股权投资基金跟投。
据擎朗智能创始人兼ceo李通介绍,公司共完成两轮融资,总计亿元人民币,融资金额将主要用于海内外市场拓展线下团队扩张等方面。在资本寒冬连获两轮融资,证明了擎朗智能机器人的商业化路径清晰,市场前景可期。
初,一场突发的疫情让无人配送进入公众生活。其中,最早一批在疫区投入使用的无人配送机器人来自擎朗智能。
截至目前,擎朗智能已驰援近百台送餐机器人分布到全国多个省市的疫情重灾区,不仅与美团合作完成了云海肴外婆家汉堡王等头部餐厅的无接触配送工作,还深入武汉协和医院石牌岭方舱党校方舱医院等近个医院和隔离点,并将在今量产消毒机器人和医院配送机器人两款医用机器人,以人工智能新技术无人配送机器人赋能传统医疗行业升级转型。
高效低价大容量,送餐机器人已到规模化时期
擎朗智能成立于,是一家专业从事智能机器人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科技企业,一直致力于人工智能的商业化和产业化应用。自公司成立以来,擎朗智能尝试过教育机器人人形机器人高仿真机器人陪伴机器人等多个方向,最终在选择专注于服务机器人。
早在几前,就曾出现过一波机器人餐厅的“噱头”,但当时的送餐机器人通常是按照铺设好的导航磁条行走,运行过程机械且呆板,在效率上无法达到预期。送餐机器人只短暂地吸引了消费者目光,并没有引起大的爆发。
随着视觉导航技术的不断成熟,机器人的技术也逐渐进步。底,海底捞全球首家智慧餐厅开始营业,在尝试了市面上众多机器人品牌后,最终采用了擎朗智能的“花生”送餐机器人。李通表示:“海底捞智慧餐厅的开业,成为了商用服务机器人发展的拐点。它证明了‘花生’可以实现餐厅复杂环境下的长期稳定运行,在全球尚属首次,也证明了送餐机器人进入了规模化复制时期。”
以“花生”送餐机器人为例,其采用了公司自主研发的l级别高精度室内导航技术,激光雷达+机器视觉+深度视觉+声纳+红外感应+触碰等多传感器融合,使其能在复杂室内环境中实现全自主移动自主避障和多机协作。
目前,“花生”机器人每天可实现-万次的配送次数,三层托盘的设计可以一次性将所有菜品上齐,在上菜比较集中的场景下大幅提升送餐效率;“花生”机器人的租金为/,传菜量相当于-个服务员的工作量,在用人成本高昂的一二线城市能大幅节省人员开支。无论从成本还是效率的角度看,“花生”送餐机器人都有其大规模商用价值。
据李通介绍,,擎朗智能服务机器人共出货余台,远超业内平均水平,并在内有望冲击台,进一步拉大全行业差距;截止至第三季度,擎朗智能已走进美国德国加拿大英国丹麦等全球近个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多个城市实现布局。
擎朗智能机器人“全家福”
目前,擎朗智能推出的送餐机器人“花生”“大匣子”“巨能装”“小精灵”以及酒店机器人.“无双”等产品,均已实现线下落地,极大地拓宽了擎朗机器人的服务领域与应用场景。
“机器替人”大势所趋,商业化落地需加速拓展
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预测,,全球服务机器人每将产生.-.万亿美元的经济影响,占比%左右。随着国内人力成本的上升和人工智能g等技术的发展,服务机器人开始受到关注。麦肯锡的报告指出,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的职业中有%的工作内容可以被机器人替代。
与同类型的商用服务机器人厂商相比,擎朗智能的优势在哪儿?李通表示,供应链优势是擎朗智能在市场中保持竞争力的主要原因。
与普通服务机器人相比,全自主商用服务机器人涉及几十项核心技术和更多高精度传感器,量产难度非常大。目前,市场上绝大部分同类产品都处于样机状态;而擎朗智能用两多时间建立了一条自动化流水生产线,机器人均采用通用底盘,已率先实现大规模落地量产,助力服务机器人在市场上的规模化复制。
据k发布的《商用服务机器人行业研究报告》显示,资本市场不断降温,机器人行业投资渐趋理性,投资者更倾向于产业链中的核心技术厂商,包括核心零部件ai芯片人工智能交互技术等,大额融资集中于头部应用场景明确或拥有核心技术的整机厂商。
李通也认为,这是在资本寒冬下,擎朗智能仍能在一内完成两轮融资的重要因素。随着商业模式投资的收紧和科创风潮的涌动,具有硬科技特质的企业反而能“熬”过寒冬。的商业化落地是擎朗智能的“小试牛刀”,b端客户已突破家,并凭借“基于神经网络的服务机器人定位导航系统研发和产业化”获得了世界人工智能创新大赛机器人方向第一名。
在其的市场布局中,擎朗智能将全面推进全球化落地计划,着重发力人工成本最高市场需求最大的美国与欧洲市场,并在全球范围内加速建立销售体系和技术支持团队,并实现出货量台的目标。
此外,随着机器人租金在营收比例中的不断升高,擎朗智能认识到,机器人出租更有利于加强与客户之间的粘性,企业续费意愿也将提高,提升服务能力将成为公司未来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如今,在疫情的特殊时期,特定场景的“无人化”服务得以大热,以人工智能为主力的“无人经济”迈向了快车道。李通表示:“配送机器人规模化普及时间已到,擎朗智能将更加脚踏实地,进一步推动服务机器人的商用落地,解放人力去做更多创造性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