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学区房需谨慎


学区房,一个特别的名词。从某种意义上讲,学区房是房地产市场衍生品,同样也是现行教育体制下的一个独特的现象,学区房也成为房地产市场竞争的优势资源。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家长为让孩子不输在教育的起跑线上,不惜花费重金购置一套位于教育质量好的学区房产。
这些年来,有关学区房的新闻可谓层出不穷。在九江以教育为主题的地产楼盘不断涌现,同时开发商与家长之间的纠纷也愈演愈烈,其各个以教育为主题的地产楼盘宣传广告其真实性则被推上了风口浪尖成为热门话题。
案例:刘女士被九江某楼盘一则广告词所吸引。“我的孩子当时5岁半,第二年就要上小学了,广告里明确表示他们的楼盘已‘稳坐九江最优学区房,可直接入读某小学,之后可直接入读某中学’。售楼小姐也肯定地答复我,只要买了房,第二年就一定能进某小学,我才下决心买房的。”刘女士介绍说,当时,该楼盘附近的几个楼盘的均价都在4200~4300元/平方米左右,而她购房的价格则是6800元/平方米,每平方米整整高出了2500元。签完购房合同,刘女士心中的一块石头也落了地。最后该小学招收新生的通知一出,她带着相关材料去学校办理入学手续时却被告知,她的孩子不符合政策无法入学。
面对众多的学区楼盘,家长们该如何辨别,应该如何选择学区房?本市某楼盘一名专业人士向记者介绍:“是不是学区房,子女能否在某学校就读,不能单听房地产商的一家之言,购房前要了解教育部门发布的择校政策以及学校片区规划的决定,最好到关系学校片区划分的多个机构,如所在学校招生办、所属街道办、当地派出所甚至教育主管部门等单位去咨询,弄清楚入住楼盘的业主的直系子女拥有的是优先入读权还是免试入读权,有无时间限制,不要等房子已经到手了才发现无法解决孩子的就读问题。如果房地产商承诺业主的孩子可就读于附近某名校,这个问题一定要在合同中有所体现,以防出现问题时,购房者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建议冲着学区房的家长们,在购买时一定要多问多打听具体政策,避免不必要的纠纷。(记者 占明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