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瑾 通讯员 赵蕾
“小事不可小视,小案不可小看”,这是山西省太原市公安局文庙派出所民警的口头禅。今年以来,文庙派出所提前谋划,及早布局,半年来共破获“盗抢骗”犯罪案件78起,抓获网上在逃犯罪嫌疑人14名,救助群众上百人次。
用“小案”筑牢辖区“大平安”
日前,太原市一名70多岁的老人直到从民警手中领回失窃的自行车,才对当初那句“报案也没用”后悔。
年初,老人的自行车就不见了。他的老伴第一反应就是报案,可老人却不肯,认为报案也没用。最终,他的老伴还是拨打了110。
“我们赶到现场后,询问了丢失自行车的型号、颜色、有无装饰,停放的时间及具体位置。调取小区周围的监控录像,接着又询问了附近几位个体商贩。”办案民警说。案件的侦查并未就此终结。此后,民警回到所里,将长达几十个小时的视频压缩成4小时。
民警反复地观看视频,敏锐捕捉到一中年男子走到被盗自行车停放位置时,开始对自行车实施盗窃,最终将老人黑色自行车骑走。第二天,民警果断将犯罪嫌疑人抓获,找回了被盗的自行车。
在文庙派出所,小案侦破何以受到此般重视?“大案关系稳定,小案牵涉民生,很多大案的破获就是从小案的蛛丝马迹中找到线索的。”文庙派出所所长边建虎解释道。
用“小警务”演绎“大情怀”
文庙派出所社区民警每日走进社区,将“收集治安小信息、记好社情小档案、做好法制小宣传、组织院户小联防、化解邻里小纠纷、排查安全小隐患、为民搞好小服务、坚持日常小巡防”作为他们的主要工作内容。
“每天到社区走走转转,和群众都成了熟人,这样拉近了警民距离,工作也好开展。”社区民警小李说。
防患于未然要做到入脑入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文庙派出所采取典型案例提醒、以案说法讲解、召开会议培训等方式,卓有成效地提升群众的自我安全防范意识。
上官巷和侯家巷是太原市迎泽区幼儿园、小学、中学主要集中地,每天下午放学都是交通的高峰期。为此,派出所的民警总是早早过来,配合交警规范道边停车,指挥交通,维持秩序。成成中学的校长有感而发:“近几年学校没有发生一起治安事件,这与派出所民警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解决热点、难点问题,让群众安心放心舒心,是文庙派出所每一位民警的不懈追求。他们通过推进各项“小警务”,辖区发案率逐年下降,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直线上升。
用“小服务”赢得“大形象”
树立良好的形象,不仅要注重警容风纪,讲究文明礼貌,更重要的是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
5月中旬,一名户籍民警手机上收到这样一条短信:“警察叔叔,非常感谢你为我找回钱包。”
发这条短信的是辖区高一学生小张。几天前,她骑电动车回家途中,不慎将车篮内的钱包丢失,包内有身份证、数张银行卡和两部手机,其中一部手机是新买的。民警迅速问明整个过程后,一方面为其开出户籍证明让其立即对银行卡挂失,另一方面调取街面监控顺线查找。
从监控中看出捡拾者是个驾车的年轻男子。民警抱着尽力试一试的态度,向那部仍通着的手机发出短信。
几番交流,民警终于说服了对方,小张看到失而复得的心爱之物,喜极而泣。
截至目前,文庙派出所共提供救助上百人次,收到感谢信23封、锦旗27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