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种类:鲜白灵菇
- 等级:一级
- 品牌:
- 残缺菇≤:
- 杂质≤:
- 水分≤:
- 产地/厂家:武汉中农蓝天
1.秸秆-食用菌培养料-菌渣-肥料 长期以来,秸秆作为农业废料,大多处于废弃状态,每年有相当数量的秸秆得不到合理利用而只能消极的焚烧,不但浪费了宝贵的资源,还造成了大气污染。近年已研制出多种农作物枯秆制作培养基栽培食用菌的技术,另外菇渣作为肥料还田促进农作物生长,或作为沼气生产原料进一步加以利用,这是典型的“吃废产鲜”生产模式,在我国北方已有较大发展。云南作为食用菌大省,野生食用菌产量产位在国内名列前茅,但栽培食用菌比例仅占总产量的2%。云南的自然条件十分有利于多种食用菌的生产,特别是反季节栽培食用菌是云南的比较优势,应该大力发展。遗憾的是由于多种原因,云南人工栽培食用菌栽培品种不少,规模却不大,未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绿色强省,云南人工栽培食用菌大有潜力可挖。
另外,“秸秆饲料一养殖一食用菌一沼气一肥料”也是很好的生产模式。例如蔗糖是云南的传统优势产业,种蔗业毅盖48个县市600万蔗农,全省甘蔗面积达400多万亩,每年形成的蔗稍蔗渣数量也很可观,若能将其中一部分用来养牛、种菇,既降低成本,又提高效益,构建“种植业+养殖业+食用菌业”相结合的良性循环模式,形成“蔗多、牛多、菇多、肥多、收人多”的多赢局面,有条件的地方值得大力推广。
2.废枝条、果壳-种菇-肥料 把修剪下来的废弃果、桑树枝条用作菌类栽培原料,在果、桑园里进行仿野生栽培,利用果、桑树冠遮阴保湿,食用苗栽培后产生的废料还可以再作肥料,反过来为果、桑树成长提供养料。云南是我国核桃主产区,有大片的核桃园和大量核桃壳可用于栽培食用菌,例如灰树花作为人工栽培的高档珍稀品种,在国际上的市场地位较高,在国内市场也不多见,一般干品价为人民币50元/kg,可用核桃园的废枝、果壳为原料栽培,进行野外仿野生出菇,只须少量投人,既清除了废物,又得到珍贵食用菌和优质肥料,为农户增加收人减少支出,一举数得。
3.森林一生态保护一人工促繁一野生食用菌 这是一种顺其自然、简便有效的生产方式,投人最小,效果最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应该在广大山区积极推广。例如中国第一个野生菌美食县—南华县,有着丰富的松茸资源,是云南松茸主产区之一。随着松茸价格不断攀升,滥挖滥采造成松茸资源巨大破坏和产量大幅度下降。为使松茸等野生食用菌资源得到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南华县推行“封山育茸,承包采售”等管护机制,农民有意识地保护资源,进行科学采摘松茸、牛肝菌等林下产品,使产菌林地面积不断扩大,生长周期得到延长,野生菌产量质量得到提高,既逐年增加了收人,又有效地保护了山林,实现了“荒山变绿、森林保护、野生菌合理采摘”。该县还充分利用自身作为滇西野生菌集散地和传统的野生菌加工优势,与野生菌集约化加工、松茸管护、牛肝菌速冻反季出口销售、野生菌美食等相结合,形成了“荒山-森林-野生食用菌-野生菌类加工一野生菌关食城”的经济循环链,野生菌产业已成为南华县继烤烟、农作物生产外投人人员最多、最实惠的新兴产业。
中农兰天(武汉)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张女士
13545356336
南湖大道53号湖北农业科技推广中心3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