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市民行走在豫章路、二经路等城市道路上,会发现路好走了,车好开了,这都得益于东湖区大力开展的“马路本色”行动。据了解,今年一、二月份,东湖区“马路本色”行动连续取得了全市第一名的好成绩。
“美丽南昌·幸福家园”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开展以来,东湖区以翻篇归零的心态、愚公移山的韧性、舍我其谁的担当,全力推进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努力展示英雄城的良好形象。
位于爱国路158号的住宅小区,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小区内共有10栋宿舍、343户逾1300位居民。该小区存在基础设施差、环境卫生不达标、交通拥堵等情况。去年以来,东湖区耗资520万元,通过实施拆违透绿、建景观、建园林、建停车场、建非机动车棚及路面“白改黑”、立面“旧改新”、管线“上改下”、路灯“暗改亮”等工程,将该小区打造成环境优美、干净整齐、交通畅通、治安良好的现代化小区,赢得了居民的称赞。
今年以来,东湖区在资金投入上精准发力,用于“美丽南昌·幸福家园”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经费达到3.58亿元。在工作调度上精准发力,坚持每周一调度,专门协调解决环境综合整治方面存在的问题,做到小事不隔夜、大事不畏难、急事不避责。在督查考评上精准发力,工作部署到哪里,督查就跟进到哪里,奖惩就延伸到哪里。东湖区“两办”督查室每天一督查,每月一考评;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每周进行暗访,实地检查,现场调度。同时,按照奖惩分明的要求,对考核前三名街道进行奖励,对排名末位的进行问责。
一年前,贤湖村玉河南苑住宅小区还是个无物业公司、无主管部门、无人防物防的“三无小区”。在贤湖村居住了多年的李大宝还记得原先小区里的情景:垃圾堆积,污水横流,楼道里贴满“牛皮癣”,经常发生自行车、电动车被盗及居民抢车位事件。
“随着城中村改造工作的推进,村民们搬进了安置小区,但不少居民还是习惯将杂物堆在楼道,有的还圈出绿地养鸡养狗、自种花草蔬菜……”贤士湖管理处党工委书记杨征宇说。
为解决这一管理难题,贤士湖管理处自筹资金300多万元,在辖区内的农民公寓和未实行征迁的城中村全力推行物业化管理。截至目前,已有8个住宅小区落实物业化管理,5个开放式住宅小区开始实施准物业化管理,“脏乱差”的小区旧貌一去不返,取而代之的是设施齐全、管理规范、整洁宜居的新型城市住宅小区新气象。
同时,东湖区还推进了社区庭院整治、市容精细管理、出店占道治理、交通秩序规范、建筑工地监管等10余项整治工作,启动了62个社区微改造和43条道路“白改黑”工程,优化了交通路口20个。下一步,该区还将启动3个精品社区和3条主干道的街景改造工程,进一步提升辖区环境面貌。
此外,东湖区还建成了1个近万平方米的非机动车停车场,设置标准非机动车停放泊位4567个。在保障执法效果方面,组建城管执法小额案件速裁庭;在群众发动方面,充分发挥基层协商民主作用,让群众共商社区改造、共议行为文明、共搞环境卫生,不断浓厚“人人参与、人人监督、共建共享、美丽和谐”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