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传感器行业深度分析

传感器是一切智能物体的超级感官,是人类五官的延伸,又称之为电五官。重载压力传感器一直在发展,重载压力传感器为了能够用于更加复杂的控制系统,设计工程师必需提高传感器精度同时需要降低成本便于实际应用等要求。
人们为了从外界获取信息,必须借助于感觉器官。而单靠人们自身的感觉器官,在研究自然现象和规律以及生产活动中它们的功能就远远不够了。为适应这种情况,就需要传感器。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人们在运用信息的进程中,首要任务便是获取精确可靠的信息,而传感器是抓取自然环境和生产领域中信息的首要途径及手段。在现代化工业生产尤其是自动化生产的进程中,通过控制各个生产节点上安装上速度、 压力、温度、位移等传感器,来监督和控制生产进程中的各个参数,使工业设备在正常情况或最佳情况下运作,并使产品达到最佳质量,大幅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因此,没有各类优异精细的传感器,自动化生产也就失去了发展壮大的基础。
正是传感器的存在和发展,让一切物体都有了触觉、味觉和嗅觉等感官,让物体逐渐变得活了起来。所以,在物联网时代深度了解传感器的知识和发展趋势极为重要,下面就让苏州英尔捷微电子有限来深度分析传感器。
与五官对应的传感器
1传感器--智能硬件的超级感官
11什么是传感器
传感器(英文名称:transducersensor)是一种感应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各种物理、化学信息,并能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
传感器的构成
传感器万物互联的基础
传感器的特征包括:微型化、数字化、智能化、多功用化、系统化、网络化。它是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
传感器自从20 世纪50 年代伊始,经历了三大发展阶段,从最原始的结构型传感器演变为固体传感器以及最新的智能传感器,传感器技术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当下的智能传感器,具有智能特性,在智能手机、智能家居和智能汽车等领域应用广泛,在整个智慧城市的建设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传感器经历三大发展阶段
我国传感器行业从50 年代开始,随着结构型传感器以及固体型传感器的出现与应用,国家意识到传感器在产业界的重要地位,所以在1986 年七五中将传感器技术确定为国家重点攻关项目,自此打开了国内研究传感器的实质发展阶段,通过不断推进研发,目前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传感器产业链。尤其是近年来,传感器作为物联网重要的组成部分,被提到了新的高度,催生研发热潮,市场地位凸显。
国内传感器的发展历程
12物联网快速发展,传感器板块率先受益
物联网应用端的快速发展最先体现在传感器上。因为物物之所以能够连接,是因为彼此之间能够感知对方的存在,传感器恰恰就是这样的信息传导结点。如上图,在物联网产业中,以传感器作为主要支撑的感知层占整个产业比重大约21%。
根据中投顾问《2016-2020年中国传感器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指出从全球传感器区域布局状况来看,目前,美国、日本等少数经济发达国家占据了传感器市场70%以上份额,发展中国家所占份额相对较少。其中,市场规模最大的3个国家分别是美国、日本和德国,分别占据了传感器整体市场份额的310%、208%、113%。未来,随着中国、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经济的持续增长,对传感器的需求也将大幅增加;而中国也占据了整体市场份额的97%,传感器的发展增速最为迅猛。
从市场规模层面来分析,近年来全球传感器市场一直保持加速增长的态势,2012年传感器市场较2011年增长1498%,市场规模为895亿美元。随着全球市场的逐步复苏,2013年全球传感器市场规模已达到1055亿美元,2013年约为1260亿美元。随着经济环境的持续好转,市场对传感器的需求将不断增多,2016年市场规模约达2034亿美元。过去5年,传感器市场迎来技术革命后的爆发,市场规模增长翻番。
过去5年,全球传感器市场规模(亿美元)
2011 年中国传感器市场规模为480亿元,2012年达到513亿元,2013年则超过640亿元。2015年传感器需求量可高达32亿只,市场规模可达1213亿元左右。
预计到2020年,国产化率能达到70%以上。未来5 年,中国传感器市场平均销售增长率逾30%。作为全球物联网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中国在传感器市场上的份额将会进一步扩大,相应的,本土成长性较强的传感器研发和制造企业发展空间也是巨大的。
13万物互联时代,传感器应用遍地开花
传感器处于整个物联网系统的最底层,即感知层,是物联网的核心技术与根基。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给传感器产业注入了兴奋剂。传感器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社会发展及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可谓遍地开花。
传感器最初是作为单独的测量仪器来探测信息,伴随技术的集成化趋势,传感器逐步走向模块化,甚至微型化,经常作为一个微型的模块化器件嵌入一套功能齐全的系统,其性能决定了整套系统的性能。因而在工业生产、宇宙开发、海洋探测、环境保护、资源调查、医学诊断、生物工程、甚至文物保护等众多领域,都离不开各种功能的传感器。
传感器的应用领域
从应用领域来看,工业、汽车电子、通信电子、消费电子四部分是传感器最大的市场。国内工业和汽车电子产品领域的传感器占比约42%左右,而发展最快的是汽车电子和通信电子应用市场。
而英尔捷依托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所等研发验证平台,所设计、生产的各种类传感器主要用于手机、pad、智能穿戴等消费类电子产品,未来将更多向汽车、工业级无人机、机器人等方向拓展。
苏州英尔捷微电子有限坐落于苏州工业园区纳米城,由世界著名半导体的专家和中科院菁英人才创办,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封装、测试、模块化技术及数据处理算法,设有研发中心和量产产线,专注于mems集成微模块和惯性导航,提供传感器生产、封装一站式解决方案。
英尔捷团队由同济系统工程、三星、楼氏、中科院、北京大学等资深半导体行业成员、智库专家组成,在传感器基础物理材料研究、新品研发、工程架构搭建、市场开发、国内外专利保护等多方面具有丰富产业经验及强大整合能力。
拥有稳定的客户群体和强大的销售网络,遍布北京、、、南京和美国硅谷等城市的百余家客户,能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差异化、定制化的解决方案。
随着近几年的快速发展,目前已成立全资子--苏州英尔捷半导体有限,专注于智能微模块产品的定制化设计与开发,实现产业全方位发展布局,在进一步扩大、提升现有生产规模与水平的同时,满足物联网和人工智能应用的多样化需求。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