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做,孩子不会叛逆呢?1、尊重孩子,不过分干涉。浙江正规叛逆学校
孩子叛逆,其实只是家庭关系问题中的冰山一角。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是至关重要的。父母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内向或者外向都只是性格而已,并没有好坏之分,家长不要按自己的喜好,认为某种性格不好,让孩子改变。
尊重孩子的意见,如果我们不同意,也不要粗暴否定,给予孩子自主权,即使事情弄砸了,也让孩子自己承担后果,慢慢地,孩子会懂得,如何处理事情,如何管理情绪。
另外,也要尊重孩子在家里的地位,有家庭决策的时候,让孩子参与,听取他的意见,认真对待,让孩子切实感受到,自己是家庭一份子,也感受到,父母把自己当大人对待。
2、陪伴,不是监督。
孩子大了,有自己的隐私很正常,可是很多父母就害怕孩子走上歧途,偷偷查微信、查,偷偷观察孩子和谁来往,偷偷看孩子日记。
这真的很遭孩子反感,他发现父母这样的行为之后,只会更加锁紧心扉,什么都不愿意和父母交流,甚至不再信任父母,排斥父母。陪伴孩子,不是监督孩子。给孩子一些自由空间,尊重他的隐私,孩子并不像你想的那样毫无分辨能力,在一个充满了爱与尊重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不会那么容易走上歧途。3、批评的话,只说一遍。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等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
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被称之为超限效应。
超限效应在家庭教育中时常发生。比如孩子犯错时,父母为了让他记得更深刻,反复批评,甚至事过之后经常提起,孩子可能开始还能接受,后来就表现烦躁,甚至逆反地你越不让我怎样,我偏要怎样。可见,父母对孩子的批评不要超过限度,对孩子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如果孩子再次犯同样的错误,也不要简单重复,可以试着换个角度、换种说法。4、不要把教育孩子,当成自己生活的全部。
父母要有自己的生活,而且孩子不应该成为自己生活的重心。
过于关注孩子的家长,时刻留意着孩子的一举一动,不仅让孩子感到束缚,家长自己也容易焦虑,而这种焦虑是一定会让孩子感受到的,而孩子无法排解焦虑的时候,最明显的表现就是烦躁,或者逃避。
因此家长们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做孩子的榜样,孩子崇拜、信任父母,自然会追随着你的脚步,那样的亲子关系轻松自然,并且孩子很少叛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