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的时候,面试了2个人,一个是客服主管,另一个是文案策划。当我看到她们的简历的时候,我在想,当我40岁的时候,我是否还需要这样如此“狼狈”地找工作呢?
面试文案策划的是一个37岁的女人,而作为面试官的我,在她面前只是一个24岁的小女孩,但是若她通过了面试,她将会是我的下属。她的履历非常丰富,本科毕业后一直从事文案策划方面的工作,先后在某500强企业待过。她带来的作品非常出色,文案功底可见一斑,交流中彰显娴熟老道,我个人认为她足以胜任这个岗位。
然而面完后,我陷入了深思,将近40岁了,薪资要求竟比我目前薪资还要稍低些,究竟是何种原因使得她甘于接受(相对而言)如此低的薪酬呢?此前我一直认为,快40岁的人,薪酬待遇起码20k起步吧,毕竟那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和资源累计,足够撑得起这份待遇。
这个问题的答案在我面完客服主管后,我才恍然大悟。
她今年39岁,在某服务诺基亚的通讯公司做了13年的售后客服,后因为某种原因离开,期间亦去了其它其它公司任职行政,去年生完二胎后再次出来找工作,薪资要求5k。她的声线、经验,处理方法和沟通能力足以胜任客服主管这个职位,尽管她在互联网产品方面缺少一定的认知和相关经验。从她身上,我看到了一个为家庭倾注了所有的光辉形象,一生几乎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孩子和家庭身上,对自己的要求仅是有一份安稳、简单、轻松的工作。
为满足丈夫对男丁的渴望,尽管37岁高龄,同时也放弃了原本和朋友一起创立的公司,也在二胎政策出台后,立马要了一个孩子。我在想,万一在生孩子的时候有任何差池,后果将不堪设想。她没有“野心”,面试中多次强调工作的相似性和重复度,似乎在她眼中,只要完成最基本的工作即可。可是,既然如此,那么她的工作能力和刚毕业的应届生没多大区别,更何况,她们还更年轻有活力,更有冲劲,更易于接纳新鲜事物。
因此,我不会考虑她。不是因为歧视,只是从理性的角度出发,她缺乏竞争力。
再说一下面试文案策划的那个女士,从能力方面考虑,我个人觉得她不错,可领导却说:“她比我们这里所有人的年龄都要大,你确定要她来么?3到5年工作经验,和她能力差不多的大有人在,先放着吧。”
当年龄的维度拉长后,所对比的能力和经验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反而管理能力和思维水平,更能体现一个人的价值。我们得老总才32岁,可她的全局思维和领导能力却是超凡的,可以说,她将以往的经验累积,炼化出对某个领域的感悟,从而跳出来,自立门户,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同样是女人,我觉得她事业和家庭,兼顾得非常到位。
这个社会很现实,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若一个人,无论男女,当年龄接近40岁时,工作能力仍然如毕业3年的人一样,无资源亦无思维,那么必定会被这个社会淘汰。因此如这图片一样找好自己定位,发散信号才能找到自己好的“车位”!
我看她们两个都是从三月份开始找工作,一直找到了现在。当然我是诚心希望她们能早日找到心仪的工作,此文仅作为探讨和思考,如今女性是否真的可以不要“上进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