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热议随地吐痰现象——提高素质 摒弃陋习


吐痰是人的正常生理行为,但随地吐痰却是不文明行为,使人感到厌恶。记者近日做了个街头采访,看看对于随地吐痰,市民都有哪些看法。
“我自己不会随地吐痰,但我身边有些亲戚朋友习惯性随地吐痰,他们自己并不觉得这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我觉得,社会发展到今天,随地吐痰不再是个人陋习,而是一个影响城市形象和体现市民素质的大事。”大学新生郭君在面对记者是否有过随地吐痰经历的提问时如此回答。
他还表示,对于自己的劝诫,亲戚朋友往往会认为是在小题大做,“有时候我说他们,他们就用鞋将地上的痰渍给踩掉。然后嬉皮笑脸地告诉我已经清理干净了,完全不考虑其中滋长了多少细菌。”
某小区保洁员朱桂妹告诉记者,相比较地面上的痰渍,她更害怕处理那些挂在小区绿化植物上的唾液。“地上的痰渍只需用点清洁剂拿拖把拖一下就好,但那些挂在植被叶片上的唾液,就必须用手去擦。”朱桂妹说,就算清洁时自己戴上了手套,依旧觉得浑身上下都不舒服。
市民王贵莲女士对记者说:“我最讨厌在人多的车站等公交车,只要人一多,在等公交车的人群里,总有那么几个人会旁若无人般地往地上吐痰。”
市中医院急诊科主任、中西医结合副主任医师刘凌鹰表示,痰作为呼吸道的分泌物,患有呼吸系统疾病,受致病微生物感染的患者一般会比健康人产生更多的痰液。患者吐出的痰,会携带成千甚至数百万的病菌。通过痰液可能传播肺结核、肺炎、流行性感冒等疾病。一人随地吐痰,周围的人都有吸入病菌的风险。
“生活中,一些市民以为吐痰后用脚踩一踩就干净,其实这种观念是错误的。这样做只会让致病菌更易在空气中扬起,一些抵抗力低的市民通过呼吸这些带有病菌的空气,很容易受到感染。”刘凌鹰如是说。
古人云,知耻而后勇。有不文明的习惯并不可怕,重要的是要敢于直面陋习,勇于向这些顽症陋习说“不”。
(来源韶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