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是重要的屋面防水材料,它的使用始于西周早期。1976年,在陕西岐山县凤雏村发现了一组大型建筑基址,其年代,根据对一根炭化木柱所做的放射性炭素测定,结果为公元前1000年左右的西周早期。在屋顶堆积中发现少量的瓦,推测当时只用于屋顶重要部位和部分屋脊上。同时,在陕西扶风召陈村也发现了大型西周建筑基址群,从出土陶器判断,上层建筑是在西周中期修建的。在遗址中发现很多类型的板瓦、筒瓦、还有半瓦当。(板瓦是仰铺在房顶上,筒瓦是覆在两行板瓦之间,瓦当是屋檐前面筒瓦的瓦头。)瓦上都有瓦钉和瓦环,用来固定瓦的位置。在陕西沣西客省庄发现一块瓦残片,断面呈人字形,可能是用于屋脊上的脊瓦;还发现有尚未烧制的瓦坯,推测这里有专门烧制瓦的手工业作坊。在河南洛阳王湾、北京琉璃河董家林等处也发现了西周晚期的瓦。据此推测西周早期宫殿建筑开始在房顶局部(可能在屋脊等处)用瓦,西周晚期至东周初期房顶大部分盖瓦。当时的瓦都是用泥条盘筑拍制的,制法是先用泥条盘筑成圆周形的陶坯,然后将坯筒剖开,四剖或六剖为板瓦,对剖为筒瓦,然后入窑烧制。瓦的厚薄不均,反面有手摸痕,表面有粗而乱的绳纹。
对建筑物进行外粉包装是几乎所有建筑的重要工程,在看似常规的设计背后却是让人费解的观念造成的。外粉的作用从根本上讲就是遮盖不好看的“里子”,是用来“遮羞”的,如果“里子”很好看,又不怕人看,没人愿意花那么一大笔工程费来玩的。在发达国家,烧结砖建筑是最受人追捧的建筑,教堂、纪念馆以及别墅等高档私人建筑等都离不开烧结砖,并且是没有外装粉饰的建筑风格,因为历史证明,砖本身就是最好的装饰,是永远不用维护、永远保持本色的、能伴随建筑物终身的装饰。在他面前,水泥、瓷片、玻璃、涂料等都被烧结砖优良的性能远远甩掉了几条街,而我们恰恰喜欢在砖的外面费工费力费钱的给他一个看似很豪华的外包,当然我们也知道这些包装会在几年或者一二十年后需要不断的保养和返修,但我们就是这么做的,并且乐此不疲,当所有的装饰慢慢褪去,留下的依然是砖的身影,因为外装饰不会成为历史,在建筑物的历史中烧结砖永远是主角。
博罗县龙溪镇谢记满堂砖瓦销售部
13316373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