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暗中调查一年半,SEC对Kik动手了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以向美国公民兜售非法证券为由,起诉k i i(k)。-sec对k进行了一年半的暗中调查,sec提交的起诉书,大部分于k的内部邮件社交网站的发帖以及k在y上的宣传视频。-如果你之前对sec爱答不理,那么sec只能用他的方式靠近你。火币官网是全球领先的数字资产金融服务商,以“让金融更高效,让财富更自由”为使命,秉承“用户至上”的服务理念,致力于为全球用户提供安全、专业、诚信、优质的服务。
-k发行加密货币k在sec发布《t dao的调查报告》之前,但这并不代表sec会对此既往不咎。
-k抓住区块链行业的野蛮生长的盲区,从未公布过它的财务报表,没有告知投资者处于亏损状态,没有公布过k目前的用户基数,也没有谈论过k是否合规。但是,这些已经习以为常的避而不谈,从此次案件可看出,并不代表监管机构会对此视而不见。
近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以向美国公民兜售非法证券为由,起诉k i i(k)。
sec表示,k发行加密货币k之时,正处于濒临破产的困境,而决定发行加密货币k只是他们乘着2017年区块链风口想出的权宜之计。sec还在公开场合表示
创新和遵守联邦证券法之间并不冲突。
对于sec的指控,k的ceo, t l回应道
我们早就预料到了会被监管部门盯上,我们将为加密货币的未来而战,同时我们希望通过此案件,明确证券法不应该适用于拥有成千上万用户的加密货币。
他还补充道越来越多的用户加入k的生态中,我们坚信k或将成为世界上最广为流通的加密货币之一。即使sec对我们予以重创,都不会影响k在市场上的应用流通和特性。
这是继美国纽约州总检察长办起诉加密货币交易所b和稳定币usdt发行商t之后,又一场关于权利与金钱之间的较量。同时,这也是sec首次在联邦法院起诉未注册为证券以及未获得豁免权的加密货币发行方。
律师s p和n m r在t b中评论道
值得注意的是,sec提交的49页起诉书,大部分于k的内部邮件社交网站的发帖以及k在y上的宣传视频。
目前还不能判定这起案件是不是sec对加密货币政策收紧的标志性警示。在决定提起诉讼之前,sec对k进行了一年半的暗中调查,和b与t对纽约州检方的交涉不积极配合的态度相似,k对sec的交涉并不以为然,还表现出一副你要告就告我吧的姿态。
sp和n m r表示
我们并不认为sec会起诉所有违反证券法的加密资产发行商,有经验的抗辩律师通常会告诉被告,如果你之前对sec爱答不理,那么sec只能用他的方式靠近你。
秋后算账
据k的白皮书披露,k是k聊天软件生态中流通的加密资产。用户可通过策划内容创作和商务来获取k,再将该加密资产在k生态中购买服务产品等。而且白皮书明确指出像其他加密货币一样,k是可互换可转让的,且可在加密货币交易所中进行交易,兑换为其他加密资产,例如比特币以太坊或法币。
sec于2017年7月25日发布《t dao的调查报告》,报告指出通过分布式技术或区块链进行融资的个人或组织,需要遵守美国联邦证券法,并采取适当的程序获取合规资格。幸运地是,在《t dao的调查报告》发布约七周之前k已经对加密货币k进行众筹。
但暂时的幸运并没有让k逃过sec的调查。据sec的起诉书显示,即使k发行加密货币k在《tdao的调查报告》发布之前,并不代表sec会对此既往不咎。k的其中一位咨询师也曾提醒过他们,k众筹存在潜在的法律风险,需要在sec进行注册。众筹未经注册的证券在美国是不合法的。
当时的k团队并没有把咨询师的话放在心上,也顾不得合规不合规,只是生怕错过了ico这股快闪风。实际上,k团队也是有所顾忌的,在sec发布tdao报告后,k立即找到加拿大安大略省证监会(os c, osc)对发行的k进行证券判定。9月份时,osc的工作人员回复为k是一种证券。因此,k没有在加拿大进行公募,但并未禁止美国公民参与此次公募。
sec在起诉书中写道k没有与sec进行相似的会谈交涉,没有在美国进行发行证券的相关注册,没有禁止美国公民认购k。或许k面对美国法律和加拿大法律展现的两幅面孔,为它此次身陷官司埋下了种子。
风口上的猪
2017年初,ico开始风靡,给了韭菜们暴富的幻想,也给了像k这样走入融资困境的创业翻身的曙光。
据c报告显示,2017年之前ico项目的数量仅为43个,仅2017年期间ico项目的数量增至434个,增长率达到697%。
据悉,2010年10月,刚上线的k在15天之内吸引了100万用户。当时,受到市场热捧的k吸引了很多资方的青睐,并于2015年获得腾讯5000万美金的投资。但由于k经营不善,长期处于亏损状态,再加上,市场上的即时通讯软件如雨后春笋般逐渐稀释了k的份额,2016年至2017年初,k陷入危机,用户量直线下降,现金流不足的k团队急于脱手套现,但没有科技对这个过气的即时通讯软件感兴趣。
2017年2月16日,在k的自救董事会上,看到ico前景的董事成员提议通过ico来扭转当时资金短缺的局面。该会议结束后,于2017年2月28日,k的ceo在内部邮件中为员工讲述了一个前途光明的加密故事,即通过ico来渡过难关。他写道将向加密货币投资者兜售通证来融资。随着市场需求的加大,通证的价值也会随之增长。他总结道今天买,明天卖,收益就在未来。
同样地,2017年3月24日,k的ceo在内部邮件中表示,k将发行一种名为k的积分,如果投资者在ico时买入(低吸),过段时间当币价上涨时抛售(高抛),就会获取收益。通过ico筹集到的资金,他们将会用来建设社区等。在这段宣传时期,k也在积极地与位于纽约市的咨询交涉做市场调研以及设计ico。
2017年4月10日,k的ceo在会议讨论之前向各部门负责人发送了一份ppt,这份书面材料着重显示了之前的ico所获取的收益,并预测k可以通过ico轻松获得1亿美元的融资。
之后,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区块链初创惯用的套路,发白皮书找大佬站台路演媒体造势预售众筹上交易所。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由于当时sec只发布了《tdao的调查报告》作为美国对于区块链领域的监管指导性意见,并没有一竿子打死所有ico项目。因此,这也给了心存侥幸的k在全球进行大肆宣传的合理借口。然而,彼时k给投资者画的每一个大饼,都尽收sec眼底,并记录在案。
k的ceo在出席2017年5月25日cnbc的采访时表示你只需要将人们聚集在一起,为他们提供交易一种新币种的场所,就可以赚取可观的收益。k通过创造一种新的加密货币来盈利,一旦越来越多的人交易这种加密货币,它的价值就会增长,我们所持有的加密资产的价值也会增长。同时,k的ceo经常在公众场合夸大k即时通信社交软件的成功,并称基于k庞大的用户基数,将会刺激市场对k的需求量,随即使其价值增长。这和今年年初营销大师孙宇晨发行btt时,宣称的bt与其超过十亿的全球安装用户正式成为波场生态的一部分,都是熟悉的味道,熟悉的配方。
k团队还常常通过夸大k社交软件的成功和勾勒k的愿景来规避一些重要信息。据sec的起诉书显示,k从未公布过它的财务报表,没有告知投资者处于亏损状态,没有公布过k目前的用户基数,也没有谈论过k是否合规。但是,这些已经习以为常的避而不谈,从此次案件可看出,并不代表监管机构会对此视而不见。
在k团队进行路演期间,其他加密货币的需求量大幅度增长,潜在的对加密货币投资感兴趣的用户发现,例如比特币这样的加密货币的价值都在增长,且早期投资者获取了可观的回报率,彼时,ico进入白热化,k也抓住时机,以升值的加密货币为例说服犹豫不决潜在的投资者投资k。
他们还为投资者画下了一夜暴富的大饼。2017年6月28日,在旧金山比特币线下活动中,k的ceo以互联网泡沫类比,我认为ico就好似互联网时代,在野蛮生长的状态下,劣币驱逐良币,早期投资者或赚或损,但是当市场的泡沫被挤掉,优秀的企业就会脱颖而出。我认为目前90%的ico项目最终都会归零但是,我们这里有一个好的项目,我们团队试图去保证公平公正,我们将竭尽全力做一切能做的事情,促成我们所做的事情的成功,让每个人都获利。
正如目前红极一时,却名大于实的btt一般,只是在原有的bt协议上加上了激励层。k在构建所谓的生态时,只是为发行k找一个应付监管部门的借口。
2017年6月,k的某管理层在内部信中这样解释在软件中打造获取特殊电子表情系统的唯一目的合规。在另一封k员工收到的创建加密贴纸设计理论中,管理层提到其实这个系统一点都不重要。它的作用不是服务于那些真金白银投资的用户,而是为了取悦我们的监管机构。
k与sec的较量正僵持不下,到底是sec以k发行的k为例再次阐释t dao报告,并重额罚款k,还是k能在法庭上讲一个完整的故事,结局暂不可知。但是,从目前sec提供的佐证来看,不能再以创新为由野蛮生长,毕竟,创新和遵纪守法之间并不冲突。(财经网链上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