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
广东广播电视台、广东省扶贫办
联合推出
“大爱有声,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专题节目
《一起奔康,共同富裕》。
广东广播电视台广播新闻中心
携手全省地市广播记者,
走进粤东、西、北贫困村,
前往桂、川、黔、滇、藏、疆等省区,
采集我省在脱贫攻坚
和参与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支援,
实施“先富帮后富”,
倾情倾力帮扶贫困地区和欠发达地区
共奔小康路的精彩故事。
该专题节目正在广东广播电视台
九大广播频率展播中~
广播新闻中心
粤桂山水相连,人缘相亲,语言相通,习俗相近,交流交往源远流长。广东广播电视台广播新闻中心记者李红忠、赵鑫晔走进广西百色市瑶池市,报道深圳重点帮扶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建立深圳小镇开创革命老区易地扶贫新模式的故事。
广播新闻中心记者赵鑫晔在广西河池下坳镇深圳宝安红星小学采访
同饮珠江水帮扶邻更亲,深圳小镇总建筑面积91.37万平方米,规划安置来自全市8个贫困县(市)的贫困人口3万人。同时还大力建设深百产业园,将其打造成为百色创业创新双创”示范基地、深圳对口帮扶百色的示范园区、百色经济发展新引擎。
广播新闻中心记者赵鑫晔采访广东省第二扶贫协作工作组组长 杨胜军
潮州台
潮州台记者陈爱侬、林飞、吴林采写《无悔的选择:从都市“女白领”到乡村“女汉子”》报道,讲述来自中山的驻村扶贫女队长黄雪春的故事。
2016年的夏天,三十出头的黄雪春进驻东明村。为了拉近与村民的距离,她给自己定了规矩:驻村三年不打伞、不穿裙子。这位都市“女白领”摇身变成了一个头戴草帽、身穿t恤长裤、脚着平底鞋,整天顶烈日、冒风雨进村入户的“女汉子”。
衣着的变化只是外表的变化。更重要的是要沉下心,动起脑,实实在在地投入到扶贫工作中。在大量的走访调研和一次次的交流论证后,扶贫工作队提出通过办好三件大事:建水电站、建水果采摘体验园、参与光伏发电项目,为东明村“造血”,逐步壮大村集体经济、帮助村民增产增收。
翻山越岭来到东明村,黄雪春多少次泪湿枕巾,多少次梦回中山。如今,眼看着这个小山村越来越焕发生机、村民生活越来越有盼头,她现在觉得,吃过的苦、流过的汗、所有的委屈都是值得的。
东莞台
东莞台记者黄文静、杜洁莹、袁伟星、刘锐良深入揭阳市揭西县上砂镇,讲述东莞驻村女干部关春瑜啃下脱贫攻坚“硬骨头”的故事。
图片提供:东莞阳光网
上砂镇位于揭阳市揭西县西北偏远山区,人多地少,资源缺乏,东莞对口帮扶的4个村没有一个集体经济项目。2016年,关春瑜带领的驻村扶贫工作队来到这里后,发现上砂镇常住人口有4万多,人气很旺,但整个镇没有一个像样的农贸市场。
图片提供:东莞阳光网
关春瑜和她的一班“80后”驻村干部花大力气调研,综合多方因素,决定新建一个农贸市场作为上砂镇的扶贫项目。
项目一开始就遇上了诸如选址、物业管理等等“硬骨头”,这反而让关春瑜和她的队员们越挫越勇。她一年多来四处奔走,单单从谈判到实施,就花了8个多月时间。
在多方协调下,上砂市场项目终于在今年4月正式动工建设。9月,这栋约2000平方米的农贸市场进入装修阶段,关春瑜每天都会过来询问进度和协调解决难题。
图片提供:东莞阳光网
目前农贸市场已经启动招商,店面将优先租给贫困户,以实现村集体增收、贫困户脱贫的双赢目标。
河源台
河源台记者深入河源市省定贫困村——紫金县瓦溪镇四联村,讲述来自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的驻村工作队在当地发展光伏产业项目、引进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帮助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的故事。
惠州台
生于农村、放过牛、当过服务员,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的“第一书记”廖志达对农村有着天然的深厚感情。
惠州台记者林嘉玲深入惠东县多祝镇八维村,通过细致采访,讲述廖志达利用自己的农业专业知识,以认养模式发展种植业,解决贫困户销路问题的故事。
廖志达不仅自己扶贫,还邀请华南农业大学的老师和创业学生团队来到村里,开展新型作物的可行性调研;不仅通过项目引导贫困户脱贫致富,还通过设立心灵驿站打开困难群众的心结。
云浮台
云浮台记者朱敏、陈庆才走进云浮郁南县建城镇合村,讲述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在当地引进最新培育的水果型甜玉米—佛甜10号大面积种植、增加村民经济收入的故事。
中山台
中山台记者宋家宁、林振宇走近中山援藏工作队,讲述援藏干部群策群力、助力藏区孩子实现求学梦想的故事。在援藏干部三年来的努力下,今年6月,西藏工布江达县加兴乡小学实现建校以来学生考上内地西藏班零的突破。
梅州台
梅州台记者采写《让“贫象”长出“奔康腿”的人》,讲述梅州蕉岭县象岭村的对口帮扶干部通过引进高科技生物企业,帮助贫困户实现自主经营、入股分红、劳务收入、村集体产业造血“四条腿”脱贫,让象岭村这只“贫象”飞奔在小康大道上。
韶关台
韶关台记者蒋林蕾、李经海、张喜全讲述新丰县下埔村的村支书潘静雯放弃广州高薪工作,回到村里脚踏实地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故事。在潘静雯的引领下,下埔村的人年均收入从2600元提高到13000元。潘静雯也先后当选为新丰县、韶关市、广东省人大代表。
阳江台
南河村光伏扶贫发电项目,是由珠海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对口帮扶阳春市破面镇南河村引入的特色产业项目。阳江台记者关秀同、曾流换、董帅帅深入基层讲述产业帮扶给阳春市破面镇南河村带来的巨大改变。当前,特色产业基地辐射带动农户4956户,吸引就业3075人,贫困户的人均收入已经达到8000多元,收入比过去翻了一倍。
珠海台
珠海台记者杨光通过深入细致的采访,展现珠海市在对口帮扶茂名、阳江工作中,大力推动产业扶贫,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大手笔投入助力产业园区建设,提升两市基层医疗、教育、就业服务水平的脱贫成效。
2018年,
广东省的脱贫攻坚
已经取得决定性进展。
扶贫攻坚
依然在路上!
10月17日(下周三)晚上20:00
广东广播电视台
将在广州友谊剧院举办
大爱有声一起幸福——
2018大爱有声“全国扶贫日”公益晚会
将为您讲述更多
发生在脱贫攻坚一线的故事。
来源:686新闻工厂
编辑: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