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7月16日电(记者黄小希)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16日在京发布的《中国养老机构发展研究报告》指出,受访的257家托老院中,48.1%的运营状况属基本持平,32.5%亏损,有盈余的仅占19.4%。据介绍,报告课题组在天津、哈尔滨、重庆、南宁、济南、太原、南昌、武汉、长沙、昆明、兰州、福州12个城市进行了托老院费用专题问卷调查与座谈,共获得有效问卷样本257份。课题组相关负责人指出,养老机构具有投资大、见效慢、利润低、风险大的特点。根据调查数据,受访的257家养老机构整体投资收益期较长、利润相对较低的特点也比较明显。40.5%的受访养老机构认为投资预期回收周期为10年以上,仅8.8%的机构认为投资预期回收周期为1-3年。研究报告同时指出,老年人对养老机构服务的整体购买能力不足。和在职人员不同,老年人收入主要来自养老金。对天津等12个城市的调查显示,受访养老机构平均每月收费水平为2134元,这些城市并不都是一线发达城市,养老机构的平均收费水平相对较低,但已高出不少老年人的养老金水平。研究报告认为,我国养老机构供给格局亟待改变。当。
近期,常熟托老院组织员工赴上海礼爱颐养院进行研修,内容包括日本介护,礼仪礼节,失智症介护,风险管理,以及上海礼爱颐养院的发展历史、管理规章制度、院内文化等方面。为学员授课的村尾拓史老师是一名养老护理经验非常丰富的老师,在他将近20年的职业历程当中遇到过各种各样身体、心理、精神状态不同的老人,托老院费用尤其是对失能失智老人的介护服务有着相当多的体会和感悟。学员们也从老师身上充分感受到,真正发挥实效的学习是建立在亲自操作,去感受又推翻感受,再重新审视自我的过程中的。三天的学习时间,大家对课程内容做了较为详细的记录,尤其是对一些知识点的展开和剖析都进行了批注,在老师授课过程中及时将理论与案例相结合,对于自身还存在疑惑的地方进行询问,并分享感受。通过此次研修,员工自身的理念和知识逐渐丰满起来,意识到我们传达给客户的信息,不仅仅停留在字面意义,我们更要传达一种态度,它必须带着爱的温度,佐以专业的技术,还要有严格的制度来约束和监管这个态度。人的本能是利己,但我们作为养老人必须时刻做到的是利。
近乎凶险的养老危机正在向60后和90后逼近,可怕的是,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对此还毫无感知。成人纸尿裤市场的悄然增长,可以让人们真切地看到老龄化的图景。根据《2015年生活用纸行业年度报告》显示,托老院2015年成人失禁用品的消费量达到28.6亿片,增速为15.8%;而同期婴儿纸尿布的消费量仅增加了12.7%。据该报告预计,到2020年,成人失禁用品的市场渗透率将由目前的3%增长至10%。托老院费用每个人都希望有幸福美满的晚年生活,但是,谁来照顾他们的晚年呢?靠儿女吗?即使儿女们在身边,“4-2-1”的家庭结构以及巨大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也让他们在照顾老人问题上无能为力。当60后们老去的时候,无论是居住在乡村的还是在城市,都必然面对空巢的困境。据全国老龄办政策研究部副主任李志宏披露,到2020年,我国失能老年人将达到4200万,空巢和独居老年人则持续递增到1.18亿。靠养老院吗?优质的养老院目前可谓“一床难求”,北京的一些公立养老院,已经排到了几十年以后。同时,护士数量的不足,也成为一种瓶颈。相比之下,中国每千人口护士数仅为2.36人。按世界平。
随着托老院开业脚步的临近,托老院费用在国庆期间到崇川区多个小区开展宣传推广工作,介绍本机构业务的同时也为社区居民带来了先进的养老理念和老年人健康管理方法。金秋时节天高气爽,很多老年人朋友出门遛弯的路上看到礼爱的宣传资料,纷纷上前咨询,对于礼爱提供的服务、配套设施、饮食、康复等项目都饶有兴趣仔细问询。营业部的工作人员耐心的向驻足的社区居民解答我们的机构服务内容、介护体系,并为有入住需求的老年人朋友进行入住需求登记。宣传推广过程中,很多老年人朋友也为我们的工作人员带来很多新的设想。“能种菜吗?”“我母亲喜欢做手工”“你们也可以帮老人养点小动物哎”,这些面对面的交流为我们带来了更多老人的真实愿望和感受。一位70多岁的蔡爷爷,虽然头发全白但精神矍铄,骑一辆二八自行车,在我们展位前驻足了很久,坐下来跟我们的工作人员聊起了自己的想法。蔡爷爷说“现在很多人都六七十岁了,虽然身体不便,但是还在外面工作攒钱,我认为人到了这个年龄财富应该是减少的一个过程,用到该用的地方去,不要留在银行。我打算跟我一个好。
近年来,“养老”成为两会热词。老年健康服务保障需求日益凸显,如何借助互联网推进养老产业智慧型、普惠化发展,调动托老院与志愿者的积极参与,迫在眉睫。在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有代表亮出了自己的观点,提议设立“时间银行”,让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其中。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托老院费用皆有所养”这一理想社会形态,而“老有所终”居于位,可见中国社会自古以来对“养老”问题始终为关注,毕竟这关涉我们每一个人在辛劳半世之后,能否有一个安稳幸福的晚年。我国为了探索养老模式,这些年在不断做出尝试,一些地方也陆续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养老模式试点,其中不乏亮点,譬如“居家养老”、“年轻人入住养老院辅助养老”、“时间银行”等。这些模式操作不同,却有着一个共同指向,就是希望整个社会的养老尽量实现多元化,整合家庭、社会等多方力量,找到养老的解。在探索过程中,我国已经逐渐形成“传统养老”向“社会与家庭结合养老”的过渡,这其中,就涉及到了社会力量的运用,尤其是志愿者的积极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