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杰旗下四家私募同时被约谈
星友们的消息都很灵通,早早地在厂长的知识星球里“称赞”起金诚资产的勇气。
大家的分析已经蛮到位了,两害相权取其轻,很简单的道理。
厂长没想到的是,敢于直接对抗检查的私募,还有浙江金观诚财富、杭州金转源投资和杭州观复投资。这四家私募的高管都是徐黎云和傅康洲这俩人,根据企查查的信息,层层穿透后,大股东都指向金诚集团总舵主——韦杰。
新余金诚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全资控股金诚资产,同时也是杭州金转源投资和杭州观复投资的大股东之一,新余金诚实业集团的大股东则是韦杰。
浙江金观诚财富是由浙江诚泽金开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全资控股的,后者的法定代表人也正是韦杰。
横空出世的金诚集团
韦杰之前是一名律师,2008年,韦杰在杭州正式创立金诚集团,进入投资领域。最初主要做政府债起家,这两年才开始转向特色小镇项目。
从时间上推测,第一桶金应该来自2011年杭州市西湖区的一个基础建设项目。涉及的产品名字是“金浙一号”,基金管理人是刚成立半年的杭州观复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2013年11月,韦杰注册成立了新余观复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由浙江诚泽金开控股。2014年6月,浙江诚泽金开从个人投资变为金诚财富旗下公司。新余观复投资管理公司对外投资了41家“新余”系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企业,前面提到的杭州观复投资正是由它控股的。然后新余金诚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在2014年投资控股了浙江金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开始的几年间,韦杰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动作,但是到了2016年5月12日,浙江金诚集团突然出手,斥资7.35亿元收购港股上市公司机电工程商雅骏控股75%权益,并将雅骏控股正式改名为金诚控股。
2016年5月12日,金诚控股上市之时,雅骏控股股票价格每股不到0.4港元,如今已经超过3元,期间还曾将每股拆细为10股。也就是说,金诚集团的获利高达几十倍。
此外,据金诚集团官方微信公众号显示,截至2016年6月,金诚集团签约ppp项目规模已达1800亿元人民币。
截至2017年5月,金诚集团全国签约、在建特色小镇项目达52个,项目签约量超5000亿人民币,旗下累计资产近500亿,收入近70亿元,上缴税金近12亿元。除了金诚控股,金诚集团旗下公开业务还包含金诚新城镇、金诚财富、金诚产业、金诚人文与教育几大板块,韦杰旗下的公司高达100多家。
开挂一般的人生……
不过,金诚旗下并没有什么靠谱的“现金奶牛”。
根据金诚业务人员介绍,金诚新城镇并未有多少投入运营的项目。酒店产业中,四大酒店品牌目前有三个尚未推出,成立于2017年2月的太悦系列无锡太悦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目前尚未对外公布年报。金诚之星项目中介绍,苏南项目于2017年6月迎来首批入驻者,而杭州项目尚未落成。
杠杆游戏
那么,摊子铺的那么大,钱从哪来呢?
前面说的那4家私募算是帮了大忙,这4家私募合计发行了超过240只各种类型的私募产品。其中浙江金观诚财富在基金业协会备案登记的私募产品合计有31只;浙江金诚资产有47只;杭州金转源投资有60多只;而杭州观复投资有104只产品。其中大量产品都是投向ppp项目。
金诚集团旗下“金诚逸”理财app平台中推介宣传的特色小镇项目共30个,其中江苏13个,浙江10个,湖南4个,贵州2个,河南1个。
对应的私募产品期限差异极大,金诚特色小镇项目投资年化收益率最高可达到10.5%,项目融资期限最长达到102个月,而短期的仅24个月,年化收益为7%~8.5%。通过年付或者半年付的方式来进行结算。
以江苏无锡人鱼小镇项目为例,期限为90个月,预期年化收益达到了10.5%。
2017年3月3日,韦杰在无锡市滨湖区(太湖人鱼小镇所在地)市场监管管理局登记备案一家名为无锡人鱼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的企业,股东为杭州金诚新城镇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金为50亿元,但是实缴金额未显示。
同年5月5日,北京嘉轩财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成立“金诚特色小镇——无锡人鱼投资私募基金”,这只基金募集总额为5亿元,投资标的为无锡人鱼旅游发展有限公司10%股权。私募基金运作没多久,杭州金诚新城镇投资有限公司将自己的股权部分质押给北京嘉轩财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前者从该项目中抽取29.5亿元资金。
而工商资料显示,北京嘉轩财富资产管理公司成立于2015年7月的企业,监事为骆元岸,法定代表人为吴昊天。吴昊天2016年9月之前在浙江诚泽金开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担任高级投资经理,此后,一直到2017年3月,人鱼小镇基金启动之前,均在杭州金诚新城镇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担任投资总监,而金诚新城镇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为金诚集团旗下子公司。
个人滋味,大家自行品味吧。
无锡人鱼小镇概念
钱的问题解决了,那投资者的收益咋整呢?
前面那位业务人员介绍,一部分资金来自各地政府财政的补贴,大概能覆盖支出投资者投资资金年化收益的六成。其余的四成则依靠承建方从金诚手中获得项目支付的工程溢价。
“我们没有封闭期,随时可投资。再说,社会资金的成本比较高,我们一般也会通过银行渠道销售一部分产品。”上述人员介绍。
看起来是很不错,但2017年11月起,银行对ppp项目态度已经逐渐转为谨慎。某银行甚至一度全面暂停ppp融资业务进行风险排查。
ppp项目收益并不高,回报期又比较长,玩得这么大,厂长真心佩服这胆量。
对于金诚集团的玩法,他们集团微信公众号上说得也很细:
在资产证券化大势所趋的背景下,ppp与资产证券化有天然契合点。但传统证券化时间成本较高,若以逆向的思维运行ppp项目的资产证券化,先通过收购上市标的壳公司,而后将营业收入稳定的资产和一系列优质ppp项目概念注入标的上市公司支撑其业绩。对比传统的证券化结构(先进行优质资产运营,再上市获得流动性),逆向结构是选择先获取流动性,再注入ppp资产优质资产,利用已有标的上市公司的流动性支持,从而获得ppp资产的流动性溢价。
说得是很清新脱俗了,问题是,凭什么保证接下来注入上市公司的资产就一定是优质资产呢?几大私募同时不配合检查,又是几个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