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编的朋友来咨询关于理财的问题:我每个月的工资都拿出一部分来理财,已经坚持3年了,结果,我工作几年的存下的10万块3年下来就剩5万了!这是怎么回事?
打听了一番,这还真不是个例,于是追问了朋友,这3年都是怎么理财的?具体都是怎么操作的
朋友说:一开始都是把钱放银行里面生利息,后来觉得利息太低了,就拿去炒股了,然后吧,听人说基金收益高,我又买了好多基金,这么涨涨跌跌的,钱没赚多少,连最开始的10万都砸进去大半了
得,听到这儿啊,小编算是明白为什么这位朋友越理财钱越少了,面对这种情况,理财师告诉小编,以下几点误区,是理财钱变少的元凶
1、把投资当成理财频繁操作
实际上,对很多普通人来说,能够把p2p、银行理财、保险里面的门道摸清楚其实就足够了,没有必要再去炒股之类的高风险投资理财
理财,能够对抗通胀就已经是很不错的理财产品,在这个基础上再来点收益,那叫做锦上添花
但是有很大一部分人觉得理财的目的是挣大钱挣快钱,甚至说一夜暴富。
这已经是一个错误的理财观念了
别说咱们小老百姓,股神巴菲特几十年的年化收益也不过只有19.7%,咱们不指望当个全神,能有个10%左右的收益,当个半神就不错了
还是那句老生常谈的话,风险永远跟收益成正比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首先把自己跟家人的保险配置齐全,再做好风控,把多余的钱一部分放到收益稳健安全系数高的理财产品里面,一部分不经常用的钱放银行。
这样配置,你不用担心大早上的醒来发现自己的钱没了,起码可以睡个好觉
2、太过于保守,0风险是最大的风险
跟上一条相反的是,有这么一群人追求的是极致的0风险。
你不是说要风控么,行,我把我全部的钱都放银行,这总没有风险了吧?
然后,表面上看确实是很安全,但是,你亏的不会比别人少
现在3年期的定期存款基准利率也就2.75%,就这个收益,别说发家致富了,连通胀都跑不赢。
举个栗子:
1975年的时候,有人在银行存了400块,在那个年代这400块可是巨款,都能买房了。
33年过后,这位存款人突然想到了这笔钱,于是去银行取,结果,这400元产生了438.18的利息,这还没算扣掉中间几年要征收的利息税2.36元,也就是说,存了33年也就能拿到835.82元。
33年前能买房的800多块,放到现在,可能也就是买一套衣服?
所以,永远不要小看通胀
3、盲目跟风,太过激进
你可以跟别人穿一样的衣服吃同样的菜,但是绝不能盲目跟投一样的理财产品
看着别人在朋友圈晒几万几万的收益,心里分分钟就躁动不安了,殊不知,你连原理都没搞明白就往里面砸钱,最后亏的血本无归这个锅真应该自己背着
投资理财一定要选自己了解的,绝对不能稀里糊涂跟着瞎投
我们经常会做一些跟风的事情,比如看哪家餐厅排队就跟着排,觉得一定好吃,连里面卖的啥都不知道。饭不好吃也就浪费了一顿饭钱,但是投资理财就不是这么简单了,这可是关系到你的身家血汗钱的事儿
要记住,理财投资一定是一件非常个性化的事情
每个人对风险的承受能力是不同的,你朋友的理财方法不一定适合你,你的理财方法不一定适合你朋友。首先你要对你自己有一个全面的风险评估,然后找到适合自己的理财模式
最后,投资是理财的一部分,但理财绝对不仅仅只有投资,开源、节流、风控,投资,这才是“理财四大金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