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开!胃肠镜检查的误区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人生活出现变化,胃肠疾病的人群也越来越多,很多人出现肠胃炎、肠胃癌等疾病,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很多人对于做胃肠镜还是很抗拒的,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下避开!胃肠镜检查的误区。亚健康体检检查通常采取测心电图的形式。现在快节奏的生活压的人们喘不过气来,因此诱发了很多心脏问题。心律失常,心肌劳损等十分常见。但是对于一些大病,像是冠心病等,心电图是无法显示的,必须要深入检查。
误区一:心理很畏惧
很多人觉得胃肠镜检查很辛苦,出现胃肠道症状只想吃药,其实,消化科医生心理很清楚,有些消化道疾病即使吃了药症状有改善,也得做胃肠镜检查。麻醉胃肠镜检查将增加操作损伤,包括穿孔的风险,需要消化内镜医师有更高的技术才能更好的规避这些风险。另外麻醉本身也存在着风险,在选择实施麻醉时需要加以考虑。
误区二:胃肠镜检查容易加重病灶损害、诱发出血。
如果受检者患肠癌,肠道本身相对狭窄,容易出血,镜子通过病变部位肯定会引发出血,但总体出血量不多,且多数可自行停止。对于有活动性出血者,医生可通过内镜下注射、电凝固、应用止血夹或套扎等多种方法协助进行有效的止血。
误区三:钡餐检查或呼气试验能替代胃肠镜检查,来判断胃肠疾病。
呼气试验包括13c-尿素呼气试验、14c-尿素呼气试验,在于检查患者是否有幽门螺杆菌感。前者没有放射性,可应用于孕妇与婴幼儿,检查费用相对较高。呼气试验跟胃镜检查两者概念不一样,呼气试验是确认胃里是否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镜确定胃里是否有病变。呼气试验阳性仅提示有幽门螺杆菌感染但不等于有溃疡、炎症。幽门螺杆菌在人群中感染率较高,如果患者没有相关症状与病变存在,即使有感染也不一定处理。
我们在肠胃出现问题的时候,要避开这些误区,以免影响到体检的结果。如果出现肠胃出血、肠胃溃疡等异常情况,要及时做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