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交所时代电子商业汇票该如何发展?

电子商业承兑汇票是由金融机构以外的法人或其他组织承兑,付款人即为承兑人的电子商业票据。由于电子商业承兑汇票在票据市场的认同度相对较低,所以该项业务一直发展缓慢。
影响我国电子商业汇票发展的主要障碍
■电子票据相关法律规制建设严重滞后
当前,电子票据的法律规范只有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管理办法》,该《办法》的效力层级为部门规章,效力层级偏低,缺乏《票据法》对电子票据作为票据的有效形式的认定。
同时,电子票据的签发和流通是在网络上实现,采用的是无纸化的电子交易方式,交易签章通过电子签名的形式来实现。但是电子签名作为票据签章是否真正产生法律效力,在《票据法》中也并未作规定。
传统银行业务中具有法律效力的纸质票据行为,包括票据的签发、背书、转让、贴现、兑付等,如何在电子介质中应用,出现纠纷后电子形态的证据如何被法庭所接受等问题,是电子票据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电子商业汇票的流通性受限
对企业来说,电子商业汇票开出后,伴随着交易的发生,常常需要背书、转让、贴现、转贴现、再贴现等多个环节,经过多次转手才能最终解付。这就要求电子汇票的出票人、收款人及流转过程中的各个被背书人都要开通企业网银业务,并且承兑人或承兑行(也可能是背书人、被背书人、贴现人)都要开通电子商业汇票业务。
对银行来说,出于对办理电子商业汇票贴现的成本、手续的繁琐考虑,有的银行对几万元、几十万元小金额的电子商业汇票拒绝办理贴现。
■企业对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的认知度低
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企业,普遍对电子商业汇票不清楚,对其便利、快速、高效等特征不了解,企业高管、财务主管还存在较多顾虑:
一是对没有实体介质的电子商业汇票安全性存有疑虑;
二是由于电子商业汇票多数操作处理均在客户端,由客户独立操作完成,企业担心不能快速掌握其业务操作。
■电子商业汇票业务操作依旧复杂
目前对于企业来说,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并未真正实现全部过程电子化,实际业务办理手续依旧比较繁琐,如企业在申请办理电子商业汇票业务时,和办理纸质银行承兑汇票一样,依然需要向承兑银行机构提交真实、有效的证明债权债务关系的交易合同和其他证明材料。
在申请贴现时,要提供证明其与前手真实交易关系或债权债务关系的合同等,且几乎全部是书面纸质的,并不能实现利用电子设备无纸化传输和网上审核批准,企业没有感受到票据电子化所能带来的高效率。
■电子商业汇票票据业务还不普及
近年来,随着商业银行支付结算品种的不断丰富,企业可选择的银行支付产品和结算方式越来越多,相当部分的企业在资金支付方面比较容易接受现代化支付系统的大、小额支付业务和网上银行等电子银行业务。
同时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县域企业一般都是产业结构比较单一、原材料以向农户收购为主的订单企业,在收购、生产、销售等环节的资金交易支付一般以现金、支票支付、汇兑及网上银行支付等方式为主。
对传统的商业汇票和银行汇票等票据业务极少使用,造成近年来传统的票据业务逐年萎缩,部分基层银行机构几年来甚至未办理传统的纸质商业汇票业务,更谈不上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的推广。
票交所带给电子商业承兑汇票新的发展机遇
去年底全国票交所的开业,标志着全国票据交易市场体系渐趋成熟。全国票交所票据交易系统的开发和完善,会将票据评级、金融机构评级、客户信用评级在全国票交所信息平台上统一起来,形成一个相对系统的信用评级体系,以电子票据为载体,通过票据交易量和交易价格体现客户信用状况,为电子商业承兑汇票的推进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业务发展平台。
全国票交所开业后,电子商业汇票集中在票交所交易,庞大的业务交易量必须要对票据市场进行细分,形成主要行业的票据子板块,建立行业票据指数,标识行业票据价格,反映行业票据供需状况,同时映射出行业经济发展的景气度。例如,主要行业票据指数可分为农、林、牧、渔行业票据指数、制造业行业票据指数、批发零售行业票据指数、军工行业票据指数等。
■对关系到国计民生和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行业以及在转型发展中改造提升的传统产业,如农林牧渔业、制造业、批发零售、交通运输、仓储业等行业中的大型优质企业,要给予票据规模、票据价格、票据交易费率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结合国家三去一降一补行业政策指导,加强对钢铁、煤炭等产能过剩行业票据子板块监测。建立对高污染、高耗能的化工、矿山开采、有色金属冶炼、水泥、造纸、印染等行业票据限额管理。重点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划要求的行业龙头企业和重点企业,将有限的票据限额优先支持其中的优质企业。
■支持创新企业和创新技术的发展。把限制发展类行业腾挪出的行业票据空间,用于扶持战略新兴产业。
■推广行业电票的链式发展。对于大型集团客户来说,其供应链客户可能多达几百户,其支付结算业务量相对较大,非常适合推广电子商业汇票结算方式。对符合国家产业规划和行业发展要求的行业龙头企业和重点企业,要鼓励对其上下游供应链企业开展电子商业汇票结算,以替代现金和纸质商业汇票结算,既可以方便客户结算,合理延长应收应付账款的结算周期,减少客户现金支付压力,节约财务成本,也可以在需要现金使用时,通过全国票交所进行票据贴现,实现货款的快速回笼。
推进中小企业电子商业汇票业务发展的建议
中小企业已经日益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而中小企业的现金结算量相对较大,尤其是小微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需要资金的大力扶持。
中小企业开展电子商业汇票业务有企业扩大再生产的内生动力,有渴望配套资金支持的强劲需求。为此建议:
■鼓励中小企业开展电子商业汇票的签发与交易,用成本相对较低的电子商业汇票替代流动资金贷款参与企业生产经营的支付结算环节。同时降低中小企业参与票据市场准入门槛,为中小企业营造公平有序的票据市场环境,鼓励中小企业参与票据交易,获取合理的资金盈利。
■加快推进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票据化。一方面可以用电子商业汇票置换部分中小企业存量应收账融资;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可以自主选择部分发展有前景、产品有市场、经营有利润的中小企业,签发以应收账款质押的电子商业汇票,帮助中小企业盘活应收账款,缓解生产经营中的资金压力。
电子商业汇票业务区块化发展的建议
目前,京津冀协同票据交易中心、武汉票据交易中心、深圳前海金融票据报价交易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均已上线运营,其他一些地区也将成立区域性票交中心。但是成立区域票据交易中心,不是为了抢牌照一哄而上,要综合考虑当地的票据业务发展基础、金融监管状况等。可以考虑在区域票据中心的基础上,根据票据直贴业务量的大小,选择若干大中城市成立票据直贴分中心,集中办理票据直贴、票据转让和与票据直贴相关的票据创新等。
目前我国经批准成立的各类经济技术发展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保税区、工业园区、科技园区、产业集聚区等上千个。要发挥园区的区块效应和群聚效应,依靠园区内的大型企业和利税大户,在园区企业推广电子商业汇票业务。鼓励在园区加工配套、零部件配套、物流配套、信息技术配套的企业之间,率先签发、使用电子商业汇票结算。
加快电子商业汇票产品创新的建议
电子商业汇票除传统支付结算功能外,其资金属性和融资功能已得到广泛应用。预期全国票据交易所将实现票据与信用证、保理等的组合票据融资国际贸易结算和1+n商业承兑汇票贸易融资组合业务等,推动多元化票据衍生品的试点和发展。
未来电票产品创新将主要集中在票据资管创新、衍生产品创新、资产证券化、跨市场创新、增值服务创新、电子化产品创新、互联网创新等方面。在票交所模式下,电票产品创新将更多以电票衍生品作为深水区去试点。
以电子商业汇票作为基础资产开展的电票衍生品与其他衍生品类似,包括电票远期、电票期货、电票期权、电票互换、电票掉期、电票信用违约互换等。发展电票衍生产品,一方面可以通过提供有效的信用避险工具,帮助规避市场利率波动较大以及信贷规模调控不确定带来的风险,减少货币政策转变的冲击,有利于市场参与方控制风险;另一方面也可以提供多种机会成本,提高票据业务的收益水平,创造新的盈利空间。
全国票交所要建立电票衍生品交易防火墙,将电票衍生品的风险与传统直贴、转贴、回购等业务风险隔离,既有利于票据产品创新,又有利于控制票据市场系统性风险。在现有技术能力和风控水平下,电票衍生产品创新需由易及难、分步实施。
在发展电票衍生产品过程中,以开放的态度吸引多方市场参与者,包括非银行金融机构、票据经纪人、实体企业、互联网公司等参与电票衍生产品的开发和交易,提高电票衍生产品市场参与活跃度,做大电票衍生产品市场吞吐量,逐渐向电票衍生产品做市商的方向发展。
加快电子商业汇票系统的维护和开发
进入票交所时代后,电票系统将面临数据量更为繁冗、交易对手分散庞杂、交易过程瞬息变化等新特征,需要尽快加以改进。
要加快电子商业汇票信息系统与银行各系统之间的链接,使银行间客户信息能够相互衔接,实现共享。尤其是要关注中小银行系统及企业电票系统的开发、对接和维护,方便中小银行的客户网上签发、查验、托收电子商业汇票,以提高电票的普适性。
企业在使用电子商业汇票的过程中,系统要能够保证企业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即时交易,票款两讫,畅通企业融资渠道,提高企业融资效率。
要加强外部信息的开发利用,可以依托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和企业名录系统,实现多方信息共享共用,有效缓解银企信息不对称。
关注区块链技术在电子商业汇票系统的结合与应用,有助于解决信息不对称、信用风险、操作效率低等当前困扰票据交易的诸多问题。
【资料来源】
《电子商业汇票发展的难点及对策》,作者:中国农业银行盐城新都支行 江猛;
《电票发展迎来新时代》,作者:江财九银票据研究院肖小和、张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