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分析结论要做到自圆其说
基于研究得出的分析结论,对应准备采用的盈利模式,可行性方面的评估,要合乎商业逻辑,虽然有些事情没有亲自做过、难免有些纸上谈兵,但至少道理上要做到能够自圆其说、要自洽。
7. 团队阵容不能造假、但可以适度美化
创业团队阵容的描述不能造假,但适度的美化是必要的,这和求职简历的道理是一样的,比如过滤一些负面的信息。
举个例子,比如说你找了一个软件交互的设计师,他是前锤子科技的资深产品经理,这时候写的都是实话,但你不用告诉投资人说这个产品经理其实是一个因长期工作表现欠佳被锤子科技劝退的,这个你不需要告诉他。
8. 提前排练多个时长的方案,最关键的内容放最前面
计划书的整体结构和每个部分的内部结构都应采用倒金字塔型结构,把那些最重要、最关键的内容放在最前面。要准备多个时长的方案,并且分别排练纯熟,因为和投资人的见面随时可能出现突发情况。
投资人对每个话题的耐心和注意力都很有限,如果当面讲的时候他很不耐烦地拍着桌子说讲重点讲重点,你就要瞬间决定每一个板块里边从第几条开始前面是必须讲的,后边可以跳过去不讲,这个一定要心里有数。
想要更好的话,你可以准备多个时长的方案,比如说你的幻灯片计划书,最好有一个小时的版本、有45分钟的版本、还有半小时的版本。因为投资人原来跟你约定时说见面聊一个小时,很有可能在开场前临时改成了30分钟,这时候如果你没准备就会手忙脚乱,可是如果你本来就准备了一个30分钟的版本,这时候你就会非常从容。
还有开场前你最好跟对方确认一下,我们原来约定的是一小时,今天是不是还是一小时?最好提前问一下,当场确认的时候一般就不会出问题。如果是一周前确认的,他很有可能就有改动。
还有,在家你排练要讲的幻灯片的时候,甚至要假定一个一小时约会随时有可能被改成15分钟,那这时候你连15分钟的版本都准备得特别熟练,到了现场你就会特别有底气。有底气后,你气质就变了。一定要注意为了应付可能的突变情况,整个的结构和每部分的内部结构都采用倒金字塔结构,最重要的放在最前面,以免出现意外。
9. 提前准备好所有投资人可能会问的问题
即使原定的时间没有被减少,讲商业计划书的过程中,仍然随时可能会被粗暴地打断或尖锐地质问,所以要提前准备好投资人可能会问的所有问题(你能想到的和你的朋友们能想到的),并做好相应的回答预案。
在见到投资人的有限的几十分钟到一小时里,你想让他迅速觉得你的团队又聪明、脑子又清楚、又熟悉业务、对做的项目又有热情等等一系列的好印象,无非也就是他问到的这些问题,你对答如流,而且回答得很熟悉很专业。
10. 对可能遭遇的恶劣态度,提前做些心理建设。
不要说这些资历尚浅的年轻小伙子们出去创业,即使是比如说前网易副总编唐岩创业、前凤凰周刊的执行主编黄章晋创业,甚至是江湖上曾经谁也惹不起的罗永浩创业,也都不止一次地被投资人无理地打断过,甚至还遭遇过没聊几分钟就被打发出来的尴尬局面。
其实你想想这也没什么,一个人如果心理足够健康、调整的足够好,就应该相信投资人在过程中表现得再粗暴、再尖锐,也只是因为时间紧、任务重、每天要见那么多笨蛋,导致他不容易有耐心、不耐烦,这个不是对你个人有什么意见或情绪,他可能只是觉得你是个笨蛋。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遭遇到这种恶劣的态度,使得你跟他形成一个对抗的心理,在接下来的沟通里无论你是强行忍住还是忍不住发作,效果都一定非常糟糕。所以对可能遭遇的恶劣态度提前做一些心理建设,还是有必要的。
【今天关于商业计划书要点的内容已经全部介绍完毕,明天会有新的干货继续分享,大家多多关注,是我努力更新的最大动力,感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