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出嫁女还能不能继承父母财产?

俗话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女孩一旦出嫁就变成了外人,回家以后又变成了客人。
因此,在传统观念中农村女性是基本享受不到什么权益的,就算分得了土地,拆迁了家里有补偿,那也都是父母兄弟的,跟女儿无关。但同样是农村户口,为什么出嫁女不能享受应有的权益?
其实早在国家颁布的《妇女权益保护法》中,第三十条就规定:农村划分责任田、口粮田等以及批准宅基地,妇女与男子享有平等权利,不得侵害妇女的合法权益!
以前,农民朋友对自己的权益维护意识普遍不高,作为女性更是不能妥当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出嫁女在嫁人之后往往也会出现户口处置不当的问题,尤其涉及到金钱利益的时候,出嫁女往往只能拿到很少甚至拿不到相关的补偿。
随着国家对农村、农业、农民的发展问题越来越重视,农村户口也变成了人们眼中的“香饽饽”,作为弱势群体,出嫁女的权益与户口又直接挂钩。
因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保障出嫁女的合法权益,明令要求从2019年开始,将会对农村出嫁女的户籍进行整改与落实。具体主要有以下2个方面:
一、出嫁之后,户口自愿安置
按照农村约定俗成的规则,女人在嫁人之后往往会选择把户口迁到男方,事实上,不少女孩在嫁人之前还在村里有承包地,而嫁人之后到了男方所在的村子,往往失去了土地,之前娘家的土地也无缘无故被收回。如此一来,土地权益便被侵犯了。
针对这一情况,国家规定女孩在嫁人之后可以遵从自愿原则进行户口安置。也就是说,既可以迁到男方家中,也可以留在娘家。
而且,任何集体和个人不得以出嫁为由强制出嫁女将户口迁出,并且不能剥夺出嫁女的土地及其他权益。
二、户口与权益相匹配
我们知道,农业户口与农民所能享受的权益是直接挂钩的,所以,按照国家的政策要求,出嫁女将户口安置在哪里,就在哪里享受土地的相关权益。
而且,如果出嫁女选择和丈夫一同将户口迁入到城镇,那之前的土地承包权也应当保留,不能任意被侵犯。
根据国家新出台的政策,我们整理了有关出嫁女土地权益方面的问题,并给出一定解释,希望遇到不公平待遇时,农民朋友能勇敢拿起法律武器,保卫自己的合法权益。
一、女孩结婚后,需要迁出户口吗
结婚后,是否将户口从村里迁出,由女孩本人决定。一般在村里有土地的,可以不迁,这样在娘家的土地就能留着了,那块地依然是属于外嫁女的,任何人不得侵犯。
我国新土地承包法规定,外嫁女户口在原地,土地就是本人的,如果户口已经迁出,只要在新居住地没有获得承包地,那在娘家的土地也是可以保留的,集体不能收回。
二、拆迁时外嫁女是否有补助
如果出嫁到外村,但户口没迁出,那娘家村的土地被征用后,出嫁女依然可以得到征地补偿款。
只有在外嫁女户口自愿迁入夫家,享有夫家所在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资格后,安置补助费才能被取消,否则应依法给予安置费。
三、女孩外嫁后,还能申请宅基地吗
在宅基地申请问题上,女性和男性享有同样的权利,但是农村宅基地申请是以户为单位,不是以个人为单位。
大多数出嫁女的户口都与婆家或者娘家在同一个户口本上,同时《土地管理法》中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宅基地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所以这一类出嫁女是不能够申请宅基地的。
当然如果出嫁女已经与婆家或者娘家进行了分户,独立分成一户,并且满足属于农村户口的条件,属于住房困难户、无房户、危房户、缺房户等,则可以与男子享受平等的宅基地权益,去申请宅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