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因为深圳思想比上海开放?
回答关注(34)|查看更多问答
16个回答
不知起什么名168
05-28 13:5968赞踩
在深圳住了很多年,但感觉如果要超上海应该是比较难。
深圳的活力是因为以前发展时,机会多,吸引了全国各地的精英来此发展,经过40年发展到现在这样的规模,但也有一个突出问题,深圳本地人太少,就算最近几年深圳市政府放宽入户,但自认是深圳人的还是不多,那可能会有一问题,深圳如果经济有一问题,可能很多人会直接逃离。而上海这问题不重。
另一个问题是房价,以这样的房价,租金和物价水平,相信以深圳做主选城市的年轻人会愈来愈少,会有更多年轻人分流到不同城市,因此,怎样保持城市的活力手,吸引更多知识青年来深圳发展,是一个难题。
最后,市政府最近几年一直在逼一些工业迁出,其实,深圳的电子业这么发达,是因为有一整条的产业链,缺一不可。华强北的没落不是没有原因的。
当然,如果深圳真并了东莞和惠州,那超上海是肯定的,惠州有土地,东莞有产业,深圳有技术,但东莞惠州会同意吗? 最重要的是,广州会同意吗?
其实,现在制约深圳发展潜力的,和香港面对的问题是相同的,一是土地,二是房价101评论
wind152438801
05-28 13:4379赞踩
从人均gdp来看,深圳早就超过上海了。深圳毕竟年轻,在高等教育和城市底蕴上不及上海。但是深圳是年轻人的天下,充满活力,朝气蓬勃,是创新的温床,后劲十足。上海作为中国的钱袋子,是玩弄资本的地方。上海坐拥长江出海口的地理优势,在贸易、航运、物流上的优势不是其他地方可以比拟的。但也正是因为这些天然优势让上海不那么适合创新(玩玩资本,搞搞贸易就能赚大把钞票,谁还去创新呢?)。另外,上海看不起外地人,不够包容是全国都知道的。而深圳不同,它包容,求贤若渴。深圳是真正意义上由全国人民建设起来的城市。所以我更看好年轻有朝气,充满创意,后劲十足的深圳!34评论
zhzhjack
05-28 14:2641赞踩
这真的是个无聊的话题,单看gdp都不用我们回答,两个城市经济结构不同,上海国企为主深圳民营发达创新更好。年龄结构的不同也有比较大的影响。我是老上海人高中以前都在上海,新深圳人大学以后都在广东在深圳10年了。每年两地也要跑好几趟,撇开gdp,这是中国最好的两个城市,作为新深圳人还是很骄傲的,但是生活气息来说还是上海更温馨更沉稳,深圳更积极创新更好。地理位置来说上海对中国更具优势(网络会抵消一些),hk的优势转化完之后深圳如何走还会有变数。深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当市民年龄结构老化稳定以后才可以看出深圳真正的实力。而且民营经济的监管以及社会责任和负担一直不是很规范目前国家的趋势也是趋紧的,但不管怎样两地竞争对中国都是好事。1评论
李济川
05-28 14:1746赞踩
看看2017年gdp排名和速度,深圳先别想着超上海了,小心被重庆超过去了……
21评论
上海blairche
05-27 16:4018赞踩
关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本人简单描述一下,仅供参考。
1.城市实力提升的要素
城市规模和城市综合竞争力提升是需要软实力和硬实力齐头并进。gdp仅仅是衡量一个城市的重要考量标准,但不是唯一的标准,一座城市综合竞争力提升需要国家战略层面政策体系化、持续性实施和硬件设施的不断完善,更需要时间空间的不断转换。更不是一朝一夕建成的。
2.深圳速度产生的优势红利
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也曾经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引领者。从四十年前的一个村庄、一片农田,如今已一跃成为国内的一线城市。按照媒体的排名北上广深,深圳排名第四。说明深圳的战略综合提升能力特别快,又很强。尤其是gdp总量的跃升一年比一年快,估计人均gdp的贡献率已经远远超过上海人均水平。
深圳的制造业仍旧以出口加工劳动密集型为主,科技创新型企业正在培育发展状大之中。房地产市场兴旺发达,但房价偏高,会制约城市的进一步发展。资本市场发展快速,金融体系逐渐完善,融资功能逐渐齐全,深圳人是全国第一个提出“时间就是生命,效率就是金钱”。就凭这一句话曾经激励多少人为之奋斗。现在回过头来分析这句话似乎讲得有点过头,但在当时确实体现了“深圳速度”。深圳人能够在在短短近40年时间里创造出一座一线城市,说明深圳人创新意识超前,经济实力雄厚,国际化程度高,视野开阔,创新能力强大,市场化程度高。在中国近代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仅用40年不到的时间创建一座规模巨大,功能齐全,设施完善,人口规模达到千万级的新型化城市。据说,深圳人资源配置能力也比上海人强,人均可支配收入也高于上海人。
3.历史发展形成上海城市的特色优势
深圳的优势很多。但是深圳毕竟是一个年轻的城市,后续发展空间巨大,前景美好。但是在发展中还存在许多需要补短板的瓶颈问题。如城市的规模和智能化、生态型建设、医疗保障体系和医疗技术不如上海,教育资源丰富程度不及上海、技术密集型、金融规模型、社会综合治理能力、科研能力、先进制造业规模、城市基础实施完善程度等都不及上海,换句话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上海已经是远东最繁华的城市,上海城市的综合竞争能力和综合实力、国际影响力、人文指标、深厚的海派文化底蕴,法制化程度等等都远远胜过深圳。当然,上海在发展中也面临很多挑战,比如产业调整要加快,技术创新要提速,人才培育力度要加大,房地产调控要持续等。好在利好政策已初见成效。最重要的是,上海已经被国际相关权威机构评定为全球第六大国际城市群。因此,以个人的判断来看,深圳在短期内难以超过上海。
4.目标与期望向最发达城市迈进
广东、深圳融合度高、已形成合力,继续引领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可持续发展,逐渐形成经济一体化、服务一体化、生态一体化建设。
同样,上海继续引领长三角洲经济区快速发展,也早日形成“三个一体化”建设。等过几年,经济再发展,全国各地的大小城市综合能力再上一个台阶,城市更美好,生活也更美好。
祝各位端午节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