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消息,美联社7月2日报道称,当日,伊朗纳坦兹核设施附近发生了事故。伊朗半官方媒体法尔斯通讯社的报道进一步明确,2日,伊朗纳坦兹核设施一处厂房起火,但未造成人员伤亡,目前火势已得到控制。郑州电缆
伊朗原子能组织副主席卡玛凡迪(k)声明,发生事故的是纳坦兹核设施附近一处正在建设的建筑,反应堆没有受损。他于当天对媒体表示,核设施的正常活动没有受到影响,事故也未造成污染。事发原因正在调查中。
纳坦兹是伊朗中部的一个小城。纳坦兹核设施建于地下,占地10万平方米,是处于国际原子能机构监控之下的几处伊朗核设施之一。近十几年来,围绕纳坦兹核设施,发生了许多颇受国际关注的大事。
2002年8月,伊朗流亡海外的反对派团体伊朗全国抵抗委员会指认伊朗秘密建造纳坦兹铀浓缩设施和阿拉克重水反应堆。
2003年2月,时任伊朗总统穆罕默德哈塔米承认,确实存在纳坦兹核设施,但只是用于核电站所需的低丰度浓缩铀。美国对伊朗核计划提出严重质疑,多次警告伊朗停止与铀浓缩相关的活动,甚至威胁将伊朗核问题提交联合国安全理事会。
2004年11月,法德英三国与伊朗举行了多轮会谈后在巴黎初步达成协议。伊朗此后中止与铀浓缩相关的一切外围活动。2006年1月初,伊朗公开宣布恢复中止两年多的核燃料研究工作。
2009年9月,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称,伊朗在福尔多秘密建造地下铀浓缩设施。美国政府一直表示,不排除用军事手段解决伊朗核问题,以色列则威胁对伊朗核设施发动空袭。伊朗政府态度强硬,并于2010年2月宣布开始在纳坦兹核设施提炼丰度为20%的浓缩铀。
2019年5月,纳坦兹核设施负责人表示,根据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决定,伊朗已将丰度为367%的浓缩铀产量提升近4倍,并称这是在核协议框架内的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