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思维封面
这档节目可谓是元老级的自媒体了,稍晚于高晓松的《晓说》(逻辑思维始于12年12月,晓说始于12年3月),已积累播出了205集,在优酷、喜马拉雅等平台播放超过10亿人次,在互联网经济、创业创新、社会历史等领域制造了大量现象级话题。
不得不说逻辑思维是一个成功的产品的同时,也是一个优秀的产品,在罗胖极具个人魅力的演说下,激励了不少创业者,也开拓了很多人的知识面,激起了众多人对于阅读获取知识的欲望。
以下是网友整理的一些罗胖的语录:
图片源于句子迷网
图片源于句子迷网
图片源于句子迷网
当然其中的某些话题也是广受诟病。很多人认为他是为了博眼球故意写一些邪门歪道的道理;也有人认为罗专表达的很知识专业的角度看是错误的,也就是说罗胖不专业;也有人认为他三观不正。
在知乎上有人便提出这一个问题:
知乎截图
喜欢他的,可以把他当做神;讨厌他的,把他批评的一文不值。
本人是介于喜欢和不喜欢之间,从开始的喜欢慢慢变成了后面的淡然。
罗胖从最初的创业者变成了一位成功者,心态不一样了。某些节目中的话里话外表达,为既得利益群体站岗的表现让本人一下子没适应过来;记得还有一期是对秦侩翻案的各种言辞也使人失望。
在本人看来,若一档知识节目,为了流量,为了博眼球,已经不计手段的话,很难让人产生好感。
当然,也可能是我变了,所以不再适应《罗辑思维》。
但不得不说,即使失望,有些小不满,但还是欲罢不能,断断续续的听着节目。
《罗辑思维》是一档相当成功的产品。在2015年b轮融资,《罗辑思维》估值已经是13.2亿,如今网传说估值已经达到70亿。在这四年中,这个团队的成长速度着实有点惊人。
然而《逻辑思维》视频,已经停播接近一年了。
优酷检索结果
喜马拉雅检索结果
可以看出,自第五季最后一期播放后,无论优酷的视频还是喜马拉雅的音频节目都停止了更新。对于追了四年的节目突然消失,相信很多人都会有点不适应,同时也会有点好奇,为什么罗辑思维说停就停了,罗胖又去哪里了呢?
真相:他搞了一款app产品——“得到”!
罗胖的产品“得到”
自2017年3月开始,节目全面改版。节目形态由原来的视频改为音频,由周播变成小日播节目(周一到周五连续播出),节目长度由原来的每期50分钟缩短至单集8分钟以内;播出平台将只限于罗辑思维旗下的 “得到”app,其它所有音视频平台不再更新。
什么!不再录制视频了?!阉割九成的《罗辑思维》还是《逻辑思维》吗?!
很多人不禁纳闷,为何这一次的转型,弯子转的这么大,直接不录制视频,甚至都不录长音频了。
普遍认为是转型;但有网传是因为四年的坚持录制太辛苦,身体承受不住;也有认为内容太多禁忌的观念,导致不敢录制下去了;还有“江郎才尽”的说法,毕竟四年的内容说的太多了;再一个原因可能是因为资本的原因,投资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变现。
无论哪种原因,可以肯定的是,若你想看视频,没机会了;若你想听长音频,没机会了;你想听短音频,请下载“得到”。
容我想想,八分钟的音频,不知道为什么,就没了下载的冲动了呢?
“得到”官网
在网上搜索了一下,苹果的商店中“得到”app的下载量为1230次,在官网的“新闻报道”这一栏下的更新只有寥寥五篇,貌似有点萧条。
但根据报道:截止到2017年8月31日,统计了『得到』app上27个售价199元专栏的销售数据,总销售份数超167万,总销售金额超3亿3千万。
若数据真实,“得到”应该是相当成功的。至于为何本人感受不到的原因,因该是本人不属于它的消费人群,就像筛子过滤沙子一样,留下的是“逻辑思维”团队想留下的粉丝。
“罗辑思维”是一个团队,也是一个公司,有其自身的发展需求和发展目标,从内容到产品的发展可以看到罗胖的野心,所以《罗辑思维》的改变是突然的,也是必然的。
《罗辑思维》中有一句话:“大自然厌恶真空”。罗胖团队选择放弃了视频这一块有其自身考虑的原因,但只要市场有着真实的需求,相信一定会有类似的产品出现,吃瓜静候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