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化融合九项管理原则

“ 各个国家为什么都要抢占工业革命的先机?”
工业革命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指18世纪60年代从英国发起的技术革命,是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它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的时代。第一次工业革命革命是以工作机的诞生开始的,以蒸汽机作为动力机被广泛使用为标志的。
第一次工业革命大大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最终确立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地位,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英国,很快成为了世界霸主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指19世纪中期,欧洲国家和美国、日本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完成,促进了经济的发展。19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从此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使得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确立,世界逐渐成为了一个整体。
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
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它加剧了资本主义各国发展的不平衡,使资本主义各国的国际地位发生了新变化;使社会主义国家在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抗衡的斗争中,贫富差距逐渐拉大,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
“工业4.0”概念包含了由集中式控制向分散式增强型控制的基本模式转变,目标是建立一个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的生产模式。在这种模式中,传统的行业界限将消失,并会产生各种新的活动领域和合作形式。创造新价值的过程正在发生改变,产业链分工将被重组。
各国提出相似概念,抢占先机
各个国家也都在抢占工业4.0的发展先机。
德国在2013年4月最先提出了工业和互联网结合的生产制造概念,即“工业4.0”,
美国在2012年2月,由通用集团引领,共同提出了美国工业互联网的概念。
中国紧随其后,在2015年3月,提出了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的《中国制造2025》
法国、英国、日本、韩国以及印度也都提出了相似的概念,为了抢占工业革命的先机。
中国两化融合即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两化融合包含九项管理原则
原则一:以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为关注点
以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为关注点,在信息化环境下对企业新型能力的要求下,通过策划蒂顶层设计,提出企业两化融合目标,规范企业管理方法和体系,建立控制,进行两化融合过程的实施,在两化融合实施的过程中,形成企业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同时跟踪评估预期能力形成情况和能力的符合性,获取与企业战略匹配的可持续竞争优势
原则二:战略一致性
将两化融合提升到企业战略高度
两化融合涉及理念的变革、模式的转型、技术的创新;两化融合服务于企业全面优化和升级发展;两化融合已经成为关系到企业所有职能和层次的内生发展要素;企业要从战略层面统筹规划两化融合。
两化融合与企业战略保持一致
企业要准确定位符合信息化时代要求的发展战略,并推动其与时俱进;企业当前及未来需要形成的可持续竞争优势要与其发展战略相匹配。因此,两化融合应与企业发展战略保持一致,围绕形成所需要的可持续竞争优势,对两化融合全过程进行监督管理,并对两化融合的成效进行考核。
两化融合是企业战略有效执行和落地的重要途径
两化融合涉及到企业所有的职能和层次,在两化融合过程中,可将企业战略发展的要求全面、准确、及时、有效的落实到相关的职能和层级,从而推动企业发展进步、创新变革和战略实现。
原则三:领导的核心作用
两化融合是企业战略级任务,覆盖企业的所有职能和层次,设计业务和管理的优化变革,具有很强的整体性和动态性,需要不断优化资源配置。
所以企业要进行两化融合是一把手工程,各级领导要发挥主动能动性,管理代表得到相应的授权,坚强执行,解决问题.而最高管理者要对战略的决策,营造氛围,建立机制,配置资源。
原则四:全员参与,全员考核
企业各个职能和层次的员工——两化融合的需求提出者和工作贯彻落实者。
要调动全员参与,发挥其积极性, 自觉性和创造力,通过全员参与、全员考核的方法有效解决两化融合“高阻力”'“低参与”,员工对工作不担责等问题。
原则五:过程管理
当前企业为用户创造价值的过程实质上是跨部门完成的,企业按照专业智能分工的传统组织架构无法完全满足这种新需求快速变化。信息化条件下,组织结构需要从纵向职能分工向横向协同整合这一过程方式转变。
过程即process :将输入转化输出的相互关联或项目作用的一组活动
原则六:全局优化
两化融合是企业战略级任务,覆盖企业全局:
1、企业需要将相互依赖和关联的两化融合相关活动和过程视为一个系统
2、从全局角度对两化融合的整体运行进行全面管理,实现动态改进和全局优化。
全局优化是遵循一种系统的方法,为了获得预期的结果,从系统的整体层面出发,实现分解与综合、分工与协作的有机结合,加强定性与定量分析的交互应用,科学处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以实现全局优化的方法。
管理的成熟度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一、灭火式——没有管理系统
二、管理系统的初型,局部的和系统的不一样
三、有效、系统、一致,方向一致,逻辑严谨
四、有效、系统、一致、整合、创新。
原则七: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两化融合是信息化时代企业生产、经营和决策等全面现代化的过程。
两化融合不可基于求成,一蹴而就:
管理变革的要求:两化融合与管理变革密不可分,管理变革需要循序渐进,两化融合也需要逐步优化。
风险控制的要求:两化融合伴随着各种风险,采取循序渐进的策略,有助于将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企业持续发展的要求:两化融合要与企业发展有机结合,与之相应,长期持续推进,不断改进其绩效。
原则八:创新引领
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是动态的、变化的,内部要素的不断优化才能适应环境变化的要求,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差异化相对优势,企业才能有持续生存和发展的活力。
企业仅y靠“模仿”或“跟随”难以支持进一步发展,创新成为我国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必由之路。
原则九:开放协作
开放:要坚持开放原则,对内部、外部及系统之间的开放。
协作:与供应商、顾客、同行,内部各部门,工序,生产单元之间的协作。
要充分利用已有的体系,体系运行要与现有监视和测量体系,绩效考核体系,持续改进机制充分结合。可借鉴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能源管理体系、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社会责任体系、质量体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