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13 15:44 |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 张会
近日,记者从长安镇(高新区)获悉,高新区将规划建设海宁欧洲(瑞典)产业园,这是镇(区)站位全局、积极进取,进一步践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重大举措,也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端嫁接,提升产业层次,打造“智汇东湾·杭海创谷”的重要举措。未来,这里将成为高新区招商引资的新平台,外企入驻的新窗口,园区发展的新引擎。
企业定制厂房 政府建设运营
近年来,高新区以提升投资环境为目标,真抓实干抓效能,铁心硬手治环境,基础设施、园区环境、配套服务等明显改善,综合实力不断提升,投资环境不断优化,竞争力不断增强。吸引了西班牙赛维拉集团、德国维特根集团、瑞典好事达、德国曼斯顿等一批优质欧洲企业入驻,在欧洲投资领域形成了的一定知名度和美誉度。
为吸引更多欧洲科技创新型人才项目、产业项目入驻高新区,加快以电子信息、智能制造带动区域产业升级发展,经过充分调研,高新区提出建立“海宁欧洲(瑞典)产业园”的构想。
针对欧洲中小高技术企业倾向轻资产运作,青睐以更灵活的方式取得厂房、配套设施的特点,同时也降低投资门槛和投资成本,园区计划以政府为开发建设和运营管理主体,为欧洲优秀科技企业提供定制厂房、花园式办公楼、研发基地、孵化器、仓储物流、配套商住等“一站式”配套服务设施,打造独具特色的科技产业园,同时为园区内高新技术企业与国际企业合作创造机会,推动园区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成长和发展,打造成为高质量外资聚集地、全省具有影响力的特色国别合作园。
今年启动建设 2025年前建成
海宁欧洲(瑞典)产业园项目选址位于高新区启潮路以南、二号直河以西区块,规划用地面积900多亩,预计总投资40亿元,分为标准厂房、商务中心、cbd中心。
园区围绕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软件与创意设计、金融中介及生产性服务业等产业定位,与欧洲发达国家机构、院校、人才团队等合作,打造二三产融合发展的2.5产业集聚区、特色国别合作园,计划引进20家以上生产企业,50家以上研发及服务型企业,吸引投资10亿美元。
项目按照统一规划、分期实施、分批建设的发展思路,分四期开发建设,2018年完成方案设计启动建设,计划2025年前建成。
一期、二期为定制厂房项目,主要为入驻企业量身定制个性化厂房。三期为瑞典商务大楼项目,主要建设科创中心、研发基地等孵化器,以及金融、咨询、中介等服务业配套设施。四期为cbd中心项目,主要建设融合商业零售、商务办公、酒店餐饮、公寓住宅、综合娱乐等功能的现代商贸综合体。
多渠道招商合作 2家瑞企已签约
在招商引资方面,海宁欧洲(瑞典)产业园已取得一定成果,目前,已经有两家企业签约。
一家是瑞典好事达控股集团(hasta holding ab),企业创立于1982年,是一家专注于智能家居及装饰的现代化家居公司。企业拟在高新区设立中国总部,设计、生产窗帘及配件、家具、家居用品、电动遮阳用品、工业自动化设备的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等业务。另一家是瑞典赛福集团(sejfo group),该企业成立于1991年,曾是瑞典沃尔沃的自动化部门,目前已发展成先进的自动化解决方案和专用的机械设备提供商,其供应的设备每天能制造10万个以上的零部件。通过前期多次接洽,赛福集团拟在高新区设立全资子公司,生产自动化生产线。
今年6月,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沈雨祥带领长安镇(高新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张国强等一行赴瑞典、芬兰开展招商推介、项目考察活动,重点拜访了瑞典商会以及乐可思集团(leax group)等一批优质企业,达成了多项合作共识。
接下来,高新区将牵手北欧创新中心(瑞中企业家协会),设立长安镇(高新区)驻瑞典招商联络处,聘请瑞典招商大使,多渠道引进来自瑞典等国的人才项目、科技项目、产业项目到产业园创业投资。举办瑞典“海宁日”活动,推介海宁创新创业、经贸合作、投资促进政策环境等,开展招商洽谈。成立中国瑞典商会,促进信息及时、有效地沟通,增强海宁与瑞典企业在新经济和贸易领域的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