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吴少龙金锐祥股票
近期,部分火爆的可转债引发市场高度关注,其背后炒作现象突出,价格走势严重背离正股,风险巨大。
记者统计发现,深市只可转债中,近两周(月日至月日)成交额最大的只日均成交额.亿元,占期间深市可转债总成交额的.%。
在资金的推动下,部分可转债炒作集中度较高,并呈现换手率畸高振幅巨大等特点,交易风险高。
具体来看,由于可转债实行t+交易,部分高频交易者在同一只可转债上日内多次买卖。数据显示,深市只交易额最大的可转债最近两周平均换手率高达%,相当于平均每天换手次。其中,“尚荣转债”换手率最高,日均换手率高达%。
高于市场的换手率也导致了相关可转债巨大的振幅。近两周深市只热炒可转债平均最大振幅为.%,其中“金农转债”“模塑转债”两周最大振幅高达.%和.%,“中鼎转”一度单日振幅高达.%。
面对巨大的不确定性,机构投资者大量卖出,而中小投资者大量涌入。
记者获悉,近两周深市最热只可转债个人投资者交易占比高达.%,其中资金规模万以下的中小户交易占比.%。从资金流动来看,近两周相关可转债中小户资金净流入.亿元,与此同时机构投资者合计净流出资金.亿元。
一市场交易员告诉记者,暴涨暴跌是市场炒作的重要特征,面对部分可转债巨大的波动幅度,一般投资者很难把握投资节奏。其进一步指出,近期部分高价可转债动不动就大涨,吸引无数的目光,部分中小投资者也“垂涎三尺”,开始追逐高价的可转债,希望在那些暴涨的转债中淘金。其实这种操作非常危险。
对于“过热”的可转债,市场在反复提示风险。其中,兴业证券指出,当前可转债如此大的流动性已经偏离价值,有击鼓传花的嫌疑,而日后也必然有人为此付出代价。如果可转债价格加速上涨,进入强制赎回条款规定情形,如果不及时转股或卖出,手中的大把浮盈都将化为泡影,能得到的只有本金和基础利息。
西南证券首席宏观固收分析师杨业伟也建议,高价券中纯债溢价率转股溢价率双高的品种投机特征明显,风险极大,应当予以规避;转股溢价率较低的品种则应回归正股基本面,投资要建立在对正股的研判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