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用:150元
1. 绞尽脑汁的幼小衔接为啥家长不买账
今天大班刚刚召开完家长会,就听几个家长在楼道里大声地议论着,听声音还有些激动。我没有急着走上前,只在旁边听着,想了解一下家长的真实想法与困惑。
“我邻居的孩子没有上学前班,现在后悔得都快把后槽牙咬断了!小学老师经常把孩子留下来学汉语拼音,急得他妈妈总是掉眼泪。”
“幼儿园老师讲的我都认同,但现实情况怎能像老师讲的那样只关注孩子的能力发展,成绩现在不就是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嘛!”
“我们班还找来了一个现在上二年级的学生‘现身说法’。看来幼儿园为打消我们家长的顾虑还真是想了不少的办法。但这孩子学习成绩那么好,真没有上过学前班吗?我表示怀疑。”
“人家孩子聪明呗!有的孩子就是学习的料,听说孩子的汉语拼音只学习两周。”
为什么我们绞尽脑汁做了那么多家长工作,自认为对孩子的教育付出了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家长对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还有这么多的顾虑、不理解和不满意呢?这不禁引起了我对幼小衔接问题的反思。
我们经常讲的衔接是不是成人的过度放大和担忧?如果孩子从小班开始就逐渐培养能力,那么到大班还需要考虑衔接吗?对于孩子来讲是不是从出生起,能力的衔接就已经开始了呢?我们做幼儿教育是不是较终要消灭幼小衔接?我认为:教育是个整体,不需要衔接。
2.走过场的幼小衔接不能解决孩子的难题
许多家长在孩子上大班时才开始特别重视幼小衔接的事情,但我发现家长的重视基本都在知识习得上,如汉语拼音、思维课程……让孩子把有限的时间用在所谓的知识上,甚至停止或减少孩子活动和游戏时间,舞蹈、钢琴、围棋通通戛然而止。更有甚者,把生活中本身孩子应该自己解决的问题都包办代替了。
这样的教育观念下,儿童与家长关注的只是分数,考虑的是自己,收获的是自私。现在的儿童都不会关心自己,更何谈主动去关心别人?但家长并不知道这恰恰是孩子人生必须衔接的能力啊!
如果家长眼中的衔接是偏重于对知识的衔接,这样的教育只注重眼前衔接,大有“临时抱佛脚”的意味。
3.基于儿童终身发展确定衔接计划
杨澄
18957162220
272981564@qq.com
浙江 - 杭州 - 江干 - 采荷 - 凯旋路121号金牛坊营业房三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