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企业的使命和社会责任

奥园集团党委书记、总裁 郭梓宁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
尊敬的各位来宾、现场的各位媒体朋友、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值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之际,很高兴今天在中国最高学府,中国高等院校中最早的专门的经济系科——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与各位领导嘉宾、各位专家学者一起探讨中国经济,刚才几位专家的演讲让我受益匪浅。接下来结合我的经历和企业的发展,谈一下我个人的体会和看法。我演讲的题目是《新时代企业的使命和社会责任》,不足之处还请各位指正。
一、中国经济进入新时代,企业要有新担当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根据党的十九大报告,我们对目前中国经济基本判断是:
中国经济进入新时代,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新时代呼唤企业要有新担当。我们要将企业的发展与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任务和要解决的主要矛盾结合起来,要勇于担当社会责任,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做出新的贡献。
二、奥园集团的发展和企业使命
1996年,中国新一轮经济改革的浪潮掀起。这一年,番禺市(现在的广州市番禺区)最大的国有企业广东梅山糖业总公司旗下房地产公司经营难以为继,着手国企改制。我当时担任梅山糖业总公司的党委委员、党政办主任,与弟弟一起通过竞标赢得了梅山房产公司的承包权,成功开发了第一个项目金业别墅花园,走上了创业的道路。
1998年,第2个项目也很快启动。该项目位于广州洛溪板块,项目初定名为“金业体育花园”。后来感到体育的内涵还不够,奥林匹克更能够凝聚的是人们爱国和健康积极的精神内涵,于是我们便积极争取国家体育总局的支持和合作,开发了国内首个运动型社区“广州奥林匹克花园”,并首次提出了“复合地产”理念,在地产开发的同时,复合其他产业,为消费者创造健康美好的生活方式。广州奥林匹克花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运动就在家门口”的广告语响彻大江南北深入千家万户。
我们随后在全国开发了一系列奥林匹克花园,之后将“奥林匹克花园”简称为“奥园”,形成了自身的品牌和健康生活理念以及复合地产模式,现在全部的项目都叫奥园。
奥园2007年10月在香港上市,我们不断丰富和发展复合地产的内涵,目前已形成了“体育、教育、商业综合体、健康养生、文化旅游、跨境电商、科技产业、特色小镇”八大主题复合地产,项目遍布全国80多个城市和澳洲、加拿大等境外地区。企业连续十八年荣获“广东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称号,连续十六年获得四大金融机构授予的“广东地产资信20强”称号,连续多年被广东省和广州市评为非公企业党建和扶贫先进单位,连续多年被国家权威机构评定为“中国房企综合实力30强”。奥园一直倡导 “高效、诚信、责任” 的企业精神,致力于成为低调的文明力量。
三、精准扶贫不仅是国家的事,也是企业的社会责任
没有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就没有奥园的今天。在奥园集团的发展和实践中,我深深的感到:企业的发展,一定要顺应国家需要、社会需要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企业家要有社会责任,企业也才能有更加广阔和长远的发展。党的十九大提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想精准扶贫不仅是国家的事,也是企业的社会责任。
奥园从很早就开始了精准扶贫的一些探索。2010年5月,我在《羊城晚报》上看到一篇报道,在广州的汉溪村,一位88岁的简阿婆为兑现承诺终身未嫁,照顾残疾的弟弟。汉溪村,就在我们开发的南国奥园旁边,于是我安排公司党员和工会去看望慰问这位简阿婆。在这个过程中,我想到在这个社会还有很多有困难需要帮助的人,虽然我们也经常会捐款给一些慈善教育机构,但我感觉精准帮扶效果会更直接更好。于是我在奥园集团党委会上提出了实施“双十双百”精准扶贫工程,每年精准扶贫十个贫困村、十所贫困学校、一百户困难家庭、一百名贫困学生。发展到今天,我们每年帮扶的对象,已经远远不止这个数,但我们还是保持初心,称为“双十双百”工程。
前几年,奥园集团党委到广东雷州禄马村进行扶贫,第一次去捐赠了三十多台电脑。结果第二次再去,发现电脑还都蒙着包装,没有使用。原来这个学校像很多农村学校一样,6个年级,只有7名老师。而乡村教师普遍的年龄偏大、学历不高。于是我们又发起了“爱心支教”活动,每学期派出党员和员工去乡村学校支教。白天教学生、晚上教老师使用电脑和使用视频教学课件。经过我们的支教帮扶,学校第一次举行了“六一儿童节文艺汇演”,并在期末考中有史以来第一次获得了全镇第一。
我们还成立了奥园慈善基金会,将精准扶贫工作更加制度化、系统化,并发动我们的党员和员工“一对一”地认领贫困学生、贫困家庭。奥园集团一直以来热心公益慈善事业,被国家有关机构评为“中国房地产扶贫标杆企业”。
四、扶贫不是简单的帮扶,发展是解决贫困的根本途径。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到二0二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
截止2017年底,中国共有县级行政区域近2000个,县域人口9.35亿,占全国总人口73%。其中贫困县有832个,贫困人口有3046万人。
2013年,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振兴粤东西北战略。广州市政府组织企业家到对口帮扶的梅州市考察。我分别随同番禺区政府、南沙区政府到对口帮扶的五华县、蕉岭县考察。
五华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也是人口大县,据说有150万户籍人口,还有十几万可能违反计划生育没有入户的人口。我记得第一次去到五华后,县政府通知第二天举行招商引资签约仪式。我想买一套西装参会,结果走遍整个县城都买不到,只能开车两个多小时到梅州市区买,晚上回来和同事想逛逛街吃点东西,店铺9点钟不到就都关门了,更别说想看一下电影或者其他休闲一下了,当地没有什么休闲娱乐。我们发现县域普遍缺乏大型的商业综合体,一方面当地人民购物休闲不方便,另一方面城市配套亟待改善。所以我当时下定决心一定要在当地建设城市综合体。第二天签约仪式,当时一起来考察有20多家企业。但是最后愿意签约投资的就只有我们一家,其他企业都不太敢到贫困县投资。
签约仪式后,在当地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五华奥园广场项目很快落地建设,从拿地至开业仅用了1年10个月时间。我们与众多国际国内知名品牌商家组成了“奥商会”战略联盟,开业时很多品牌都是首次进入县域。开业当天,人们的脸上都洋溢着非常开心的笑容。项目监控记录下来的照片,现场人山人海像春运一样。
奥园广场县域综合体,作为当地第一个、也是唯一的涵盖大型一站式购物中心的综合体项目,提升了县域人民购物休闲体验和生活品质,满足了县域人民对居住和美好生活的需要,同时也优化了县域投资环境,当初不愿意去投资的企业,都纷纷回过头来要求投资落户。很多企业到当地投资,招聘广告都以离奥园广场多少米作为吸引条件。
奥园广场县域综合体,极大地带动和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和创业就业。一个奥园广场县域综合体平均一年直接营业额10-20亿元、平均一年直接创造税收5000万元-1亿元,并至少带动中小企业创业经商近千家,提供2000个以上就业岗位。同时一个奥园广场,带动县域整个区域发展和投资,间接创造的效益超过一百亿元和上万个就业岗位。
在精准扶贫的过程中,我深刻地认识到:扶贫不是简单的给予,因为简单的给予并不符合经济学的原则,也不可持续,甚至也有可能导致“因懒致贫”。扶贫应该是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以改善社会生产生活环境,培养扶贫对象的自我发展能力为导向,通过强化扶贫产业支撑,以产业带动县域等欠发达区域经济发展,把发展作为解决贫困的根本途径。可以说发展县域经济,关系到中国9亿多人同步实现小康和贫困人口脱贫,也有助于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矛盾。
五、精准扶贫要实现可持续,必须将扶贫融入企业的发展战略中
企业精准扶贫,要实现可持续,必须要在精准扶贫中善于捕捉商机,在创造社会效益的同时,也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将扶贫融入到企业的发展战略中去。
(一)奥园县域综合体发展战略
以五华县为例,虽然是国家级贫困县,但是在外经商、从政和务工的人员很多,都有返乡置业的需求,随着高铁等交通更加发达,越来越成为一大消费群体。加上奥园广场一站式综合体在县域具有唯一性,往往 “一铺难求”、“一房难求”。奥园广场每次推售,当地市民都通宵排队,争抢购买。有些买不到的客户,还一直在销售中心,久久不愿意离开。原本扶贫的项目也取得了比较好的经济效益。我们将县域综合体作为企业重要的发展战略,在精准扶贫的实践中,企业也找到了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为了更加科学系统地研究发展县域综合体,2015年我结合工作实际,撰写了博士论文《奥园集团县域商业综合体开发运营策略》,得到了评委的一致好评。之后奥园又专门成立了全国首家县域综合体集团,着力到人口大县和贫困县投资建设城市综合体,目前已在广东省、江西省、广西自治区、湖南省、安徽省、贵州省等多个省份,成功打造30多个奥园广场县域城市综合体。其中广西浦北奥园广场被国土资源报列为保障用地力推县域经济发展典型,威宁奥园广场被广州市列为对口扶贫贵州省毕节市重点项目。
“全国扶贫看贵州,贵州扶贫看毕节,毕节扶贫看威宁。”
前几年,在毕节发生了一件事,一直让我耿耿于怀。5名9-13岁的流浪男孩,由于冬天寒冷没有衣服穿,垃圾箱内生火取暖导致一氧化碳中毒而身亡。
贫困导致的极端悲剧层出不穷,让人痛心,也折射出贫富两极分化正成为当前中国社会面临的一大尖锐矛盾,更引发了人们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怀疑。光靠国家难以解决所有的贫困问题和避免这样的悲剧,更需要发动社会的力量共同去参与。扶贫不是形式,也不是国家要求了才去做,而应是每一个企业对社会公民角色的认知,是企业自觉的行动和责任。李克强总理说,慈善事业在世界范围被称为“第三次分配”。精准扶贫也是解决贫富分化问题的一种方式。
威宁是国家级贫困县,是贵州省面积最大的民族自治县,也是毕节市人口最多的县。如果威宁脱贫成功了,也意味着全国打赢脱贫攻坚战啃下了硬骨头。我们怀着帮助威宁县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责任和情怀,在威宁投资25亿建设大型的城市综合体。我们到当地进行市场调研后,发现当地外出务工人员和私营老板置业需求很大。项目于去年11月兴建,今年3月首期产品开售,很多在外地工作的威宁人都回乡购买,扶贫的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未来我们力争每年进入30个至50个县域投资发展,并将“奥园精准扶贫模式”带到每一个县域。但由于金融政策的原因,县域的项目都得不到银行贷款,县域的消费者买房也很难获得按揭贷款,我们目前的县域综合体包括自持购物中心,全部占用的是我们自有资金,很大程度上束缚了我们在县域的发展。希望金融机构能够从精准扶贫、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发展县域经济的角度,加大对县域项目的支持。如果能够得到金融机构的支持,我们还将进一步扩大在县域的投资,加快在县域的布局,因为我们认为在县域发展经济,不但社会效益显著,而且市场潜力非常巨大,很可能是中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二)除了发展县域商业综合体外,在精准扶贫中我们因地制宜,还形成了“公司+农户+电商”、文旅特色小镇、产城融合等多种战略。
要发展县域经济,需要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我们在县域发展过程中发现,每个县都有各自的特色资源,只是没有充分规划好、利用好这些资源。
比如蕉岭县是广东省贫困县,也是世界第7个、中国第4个“世界长寿乡”,当地土壤富含抗癌的硒元素,盛产健康绿色的农产品,是当地人的长寿密码。但缺乏宣传推广销售网络,长寿产品销售不出去。我们在蕉岭落户县域综合体后,马上以“公司+农户+电商”的形式,在当地建立种植基地,并通过我们 “奥买家”跨境电商平台,销往珠三角和世界各地,带动当地农民共同致富。“奥买家跨境电商集团”在广东南沙自贸区注册成立,主营全球商品进口和出口以及平行进口车业务。我们整合中国县域的特色产品,在奥买家平台上建立了“中国馆”。我们每到一个县域,不但引入众多国际国内知名品牌商家进驻,同时也通过我们的跨境电商平台让县域农产品走出县域,走向世界。
奥园还结合当地的旅游资源,打造文旅特色小镇,比如在粤东西北地区的奥园(英德)心花小镇、奥园文化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