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湖北人,人们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
然而,随着历史考据热的流行,人们发现湖北佬与九头鸟挂钩似乎是从张居正开始的。大致有两种传说,其一说张居正当宰相时,权倾一时。一次患病,各地官绅纷纷为之建醮,非常铺张,于是九大御史先后参奏,而张居正岿然不动,这九大御史反被张居正一一摆平,因此产生“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的民谣。其二说张居正曾经保荐了九位御史,都是他的湖北老乡,他们对贪官污吏严厉惩治,那些落马的贪官心怀不满,所以创作出“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这一口头文学作品。
虽然两种传说褒贬迥然不同,不过张居正本人确实体现出“九头鸟”的性格。张居正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清官,他的成功很大程度得益于大太监冯保。冯保“性贪”、“横肆”、“黠滑”,正直的大臣们对之都很痛恨,张居正却为了政治目的,违反做人的原则对冯保刻意逢迎。
张居正与海瑞处于同一时代,有了海瑞的刚正不阿作为对比,张居正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就更容易被后人诟病了。张居正一生没有重用海瑞,或许觉得他太过迂腐,难成大事。后人常常替海瑞抱不平。
野史难以考证,不过,张居正的狡猾、善于变通,恰恰使之具备战胜政敌,实现自己抱负的能力。
张居正先后当国10年,他的改革一度挽救了摇摇欲坠的大明王朝,因其巨大的历史功绩而被后世誉为“宰相之杰”。
“九头鸟”无疑含有狡猾、好斗之意,“九头鸟”可以害人,也可以利国利民,多一些张居正这样的“九头鸟”,“九头鸟”自然就会褒义压过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