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生意的销售量翻倍,我们怎样避免令客户反感的营销方式?

作者 | 知知 | 来源:老板手记 laobanshouji
ibm 创始人托马斯·沃森造就了一个世界级的大公司。
他在总结其终生经验时,语重心长地指出:“一切始至销售”,“没有营销,就没有美国的商业。”
1
纵观大企业,包括互联网企业,又哪一家离得开广告营销呢?
因为有了营销,即使耐克没有自己的厂房,生产不了自己的产品,但是它“just do it”的竞技精神,还是让无数的消费者对“耐克产品”趋之若鹜;
因为有了铺天盖地的营销,所以即使oppo手机的性能在国产手机里并不算出彩,但是它却能始终稳居国内手机销售排行榜的前几名;
更别提淘宝、京东、天猫、聚美,这样知名的互联网品牌,每年双十一、双十二铺天盖地的营销带来的巨额销售量。
一场成功的营销能给商家带来许许多多的“潜在客户”,能快速提升企业的销售额和品牌竞争力。所有的企业都离不开营销。
与商家对待营销的态度相反,很多顾客一看到商家推出的“营销广告”就反感:朋友圈营销刷屏的好友,看也不看就删除;视频里,无厘头式的明星广告,听也不听就直接忽视;还有铺天盖地的户外营销广告,让无数的“潜在客户”烦不胜烦。
一场令人反感的营销活动,非但不会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潜在客户”,甚至会让企业流失更多的忠诚客户。
2
为了迎接每年的双十一,几乎所有的企业和商家都会在营销上各出奇招,希望通过独特的营销方式,来提高产品的销售额,提高品牌的知名度。
然而,今年的绝味鸭脖,却在双十一的“广告营销”上栽了跟头。
今年11月1日,网友在“绝味”鸭脖天猫旗舰店发现了一张充满性暗示的广告。这种低俗的营销方式,让网友们在网上议论纷纷。因为这样的营销方式,不仅内容低俗,而且还充斥着对女性的不尊重,再网友的集体抵制下,绝味鸭脖不得不撤下了这则广告。
可是在随后的微信公众号上,绝味鸭脖却再一次故态萌发,以低俗的“性暗示”的营销方式,来诱导消费者进行消费。这引起了消费者的极度反感,很多顾客认为这是一种极度不尊重消费者,不尊重女性的行为。
很快,针对绝味的“恶俗营销”,工商部门立马进行了立案调查,罚款60万元作为对“绝味”低俗营销的处罚。
一场不成功的营销方式,不仅降低了公司品牌的信誉,更加引起了新老顾客对于“绝味”品牌的反感,反而得不偿失。
好的广告看起来是令人舒服的,好的营销能为消费者创造更完美的用户体验。
而很多商家和企业的营销之所以令人反感,是因为他们的营销行为不仅无关顾客需求,反而会用一种极其低俗的方式,狂轰乱炸的强行推送到消费者面前。甚至采用强行销售、欺诈性营销的手段,让消费者反感,让忠实的老顾客流失。
3
商家离不开广告和营销,消费者反感甚至讨厌广告和营销。要想解决这两个群体的冲突,让销售业绩翻番,最重要的就是让广告营销行为更走心,更招人喜欢。
那么,我们如何一反常态,做出让消费者喜欢的广告和营销呢?
增强和顾客的互动
很多人都对旅游时商家和导游“串通一气”的强买强卖很反感。
因为这样的营销方式,缺乏和顾客的沟通与互动,在消费的过程中,商家更多的是只销售不互动。他们更关注的是自己的利益,是顾客能不能在参观的过程中,给自己创造利益,而不关注顾客的实际需求。
因此,我们在营销的时候,只想着顾客“买买买”,而不去增加与顾客的互动,这样的营销方式是行不通的。
只有用对方能听得进去的语言,能理解的方式,告诉对方:你对于他来说是谁,你能满足他什么需求,在沟通的过程中增加消费者对于产品的理解与适应,才能最大限度降低顾客的“陌生感”与“反感”。
放开控制,让顾客自由选择
控制欲经常让商家走入这样的一个误区:绑架客户自由选择商品的权利,反而是为了顾客好。
就像我们在理发店理发的时候一样,总会有服务人员来告诉你,选择什么价位的染发剂和发型是最搭配的选择。这种强制性的推送营销,干涉了顾客自由选择的权利,容易引起顾客的不满。
这个时候,作为商家,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放下对消费者的控制,让消费者拥有更多自由选择的权利。
一方面,我们可以提供给用户自助自选的空间和时间,让客户可以自己定制自己真正想要的产品和服务。除此之外,我们需要让整个营销的过程更加灵活和人性化,让顾客自主表达自己真正的需要,才能直触顾客的内心。
尊重顾客是一种价值取向
消费者的支持和认同,才是企业和品牌发展的基础。离开了忠实的消费者,品牌就没有生存之地。想要赢得消费者的认可,就要让自己的品牌靠情怀来营销,而不是靠低俗来营销。不是人人都能成为“杜蕾斯”的文案高手,过度恶俗只会引来顾客加倍的反感。
尊重客户,从尊重客户的心理价值取向,理解客户的情怀开始。
我们买有情怀的大米,住有情怀的酒店,用有情怀的手机,发表有情怀的朋友圈心情。所以,作为商家,我们只要为顾客打造一个看起来足够情怀的世界就够了。当情怀有了市场,商业上自然会凸显其价值。与其用“恶俗”来博眼球,不如用情怀营销来真正感动客户。
营销是一门真正的艺术。而我们想要掌握不让顾客“反感”的营销方式,就要从顾客心理出发,更走心的为顾客创造最适宜的营销体验。
转载声明 :转载附带作者 、公众号昵称 :老板手记 id(laobanshou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