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在日前举行的b20和g20峰会对联想近期推出的几款新品进行了评价,其中包括模块化手机motoz,称其手机领域内真正创新的产品,对手在未来的1—2年内很难模仿。
不过,基于谷歌此前刚刚宣布放弃对于自身projectara模块化手机的开发,联想将模块化作为其手机业务中定位高端摩托罗拉手机差异化竞争优势的做法自然遭到了业内的置疑。与此同时,任天堂近期发布的增强现实(ar)游戏《精灵宝可梦go》的流行也让将ar作为主打的联想新近发布的摩托罗拉phab2pro手机似乎陷入尴尬。那么问题来了,被联想寄予厚望的模块化与ar手机对于联想来说到底是新的机会,还是陷阱?
首先看模块化,众所周知,作为谷歌的atap实验室(advancedtechnologyandprojectsgroup,先进科技与项目团队)最著名的项目之一的projectara虽然被业内广泛看好,但也颇受质疑,最终被谷歌放弃。究其原因是其模块化的方式或者原理研发周期长、成本高昂,很难适应智能手机产业更新换代的速度和规模化的趋势。这也在提醒业内,创新诚可贵,实用价更高。
具体到联想motoz,从原理上看,通过手机内嵌的智能硬件扩展处理器(mpu)以及机身所带的16个motosmartsurface(摩磁触点),智能模块可利用触点调用手机计算、通讯、屏幕、感应、存储等功能,实现相关功能和扩展和多应用场景。
目前已经上市的有5种模块,分别是电池模块(售价499元),jbl扬声器(699元),投影模块(1999元),哈苏相机模块(2299元),至于未来可能会有全息键盘等更多模块的出现。由此可以看出,联想motoz模块化的原理与谷歌放弃的projectara的原理或者说实现方式完全不同。即projectara的模块化是手机必要组成部分的嵌入式模块化,而联想的motoz则是手机延伸(主要是功能)部分的外接模块化。那么问题来了,这两种不同的手机模块化方式究竟谁优谁劣?
就像我们之前曾经撰文分析的,手机产业的高度标准化和规模化在使得相关部件成本大幅降低的同时,也加大了projectara模块化组装的门槛,即其部件标准化的程度更高(相对抬高了嵌入式模块化组装的难度),成本也更为低廉(降低了嵌入式模块化手机的成本优势);其次,由于与成本相关所需嵌入式模块(部件)的出货量是厂商(包括谷歌自己)难以预估,使得部件厂商很难在这种模式中确定自己的盈亏平衡点。
这就决定了部件厂商的参与和支持度不会很高,至少与目前整机品牌的智能手机厂商相比。毕竟这些厂商智能手机所需各模块的量是确定的,部件厂商的利益有所保证,比与谷歌projectara合作的风险要小得多。更为关键的是,projectara嵌入式的模块化均是手机重要的组成部分,不同的模块、不同厂商相同功能的模块之间的兼容性是最大的挑战,而这势必直接影响用户对于智能手机的整体体验。
相比之下,联想motoz的外接式模块化首先规避了上述projectara嵌入式模块化可能导致的不同配件厂商各模块之间兼容性的风险,保证了手机用户对于智能手机整体的体验;其次是在此基础之(不影响用户对于手机自身整体体验)上针对不同用户对于特定功能的需求外接不同的模块,更接近于用户个性化(不牺牲所需共性体验)选择的初衷和本质;最后是由于是在标准化基础之上的模块化,其仍是以整机厂商的身份与配件厂商的合作,从而避免了projectara那种与配件厂商合作难以让其确定需求量和盈亏平衡点而不愿支持的尴尬。
由此看,无论是从用户还是产业链的角度,联想motoz的外接式模块化更具备市场化的因素和条件。需要补充说明的是,由于谷歌叫停projectara项目之前,其业务所在部门(包括nexus、chromebook、chromecast、onhub、googleglass、atap、projecttango、ara等)总负责人rickosterloh是从联想组织架构调整中离职的,所以业内普遍认为,正是由于此前其熟知联想的模块化项目的可行性和市场前景要明显优于谷歌的projectara才叫停了此项目,至少该因素的影响很大。
再看ar。尽管在增强现实(ar)游戏《精灵宝可梦go》流行之前,联想就已经与谷歌合作(采用谷歌的projecttango技术)开发和发布了全球第一款vr手机phab2pro而体现出其对于智能手机产业未来趋势的前瞻性和市场化的能力(此前projecttango仅推出过样机),但鉴于该游戏多数玩家的手机只是普通的智能手机,加之近日苹果applewatchseries2第二代智能手表也可以玩该游戏,让联想主打ar的智能手机显得有些超前而在现有阶段的竞争力打了折扣,即智能手机市场真的需要真正支持ar的手机吗?这里我们不妨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ar?真正的ar需要怎样的技术支持?
提及ar,谷歌的projecttango应是当下最为领先和成熟的技术平台,其中包含三项主要技术:运动追踪(motiontracking),深度感知(depthperception)和区域学习(arealearning)。projecttango的价值并不是把某个技术做到极致,而是多种技术的融合和1+1+1大于3的功效。
并且把这些技术融合在智能手机中。而在ar,vr,mr所谓盛行的今天,projecttango的场景扫描和运动追踪功能正是现在ar,vr,mr设备最缺失的几种输入信息方式。由此可见,一款真正具备vr功能的手机实际上具备相当的技术含量和门槛,而在此上运行的vr游戏(包括其他应用)的体验也绝非在普通智能手机的运行可比。就像现在流行的vr,尽管vr设备和应用名目繁多,但技术和体验却千差万别,而公认的符合真正vr技术和应用体验的则是凤毛麟角。
以此衡量,现在流行的《精灵宝可梦go》和多数运行的智能手机(包括苹果最新发布的第二代智能手表)平台并非真正的vr,充其量是轻vr的应用和体验。更重要的是,真正ar的应用范围和价值远不止于游戏,在诸如设计、医疗、教育、社交、交通、营销领域等方面均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值得一提的是,针对日前苹果发布的iphone7双摄像头的采用和此前苹果频频并购具备vr和ai技术背景的企业,有分析认为,苹果正在为iphone支持真正的vr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谷歌对于projectara的放弃绝非是模块化手机没有前景或者不是未来智能手机产业的发展趋势,而是其理念、实现的技术手段和方式不符合当下智能手机产业的规律所致,至于ar,为了不陷入当下vr鱼目混珠的尴尬,理应从开始就为其正名,只有这样市场和用户才能得到真正的ar体验,ar的价值才能得以最大化。虽然联想在这两个领域,尤其是市场化方面走在了业内(包括谷歌和苹果)的前面,并把握了先机,但具体表现如何尚需未来市场的检验。
作者:孙永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