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税起征点上调5000,怎么调?税率怎么算?你的工资将有大变化!

@新华视点 6月19日,备受关注的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这是个税法自1980年出台以来第七次大修,人民日报评其为“一次根本性变革”。
先看这份草案的核心内容:
此次草案按年为核算周期,为便于表述,暂且换算成月收入。
1、起征点调整为5000元(6万元/年);
2、月应纳税所得35000元及以下的税率有调整(详见下表);
3、增加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专项附加扣除。
4、工薪族个税负担有所下降,但其他人群税负变化则比较复杂。
由于只是草案,目前仍留下几个悬念
1、10%、20%、25%的级距具体怎么确定;
2、房贷利息是否只算首套,全额扣除还是限额扣除;
3、再教育算不算在职研究生、甚至emba等花费比较高的项目;
4、大病医疗的家庭成员范围;
5、子女教育算不算兴趣班;
6、年终奖的计税方式是否会发生变化。
再看这份草案的几处重要修改:
一、纳税人分类
修改前:一是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二是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修改后:一是居民个人;二是非居民个人。在中国境内居住是否满183天,为其分类标准。
二、征税方式
修改前:分类征税,将应纳所得分为11类,实行不同征税办法。
修改后: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和特许经营权使用费实行综合征税。
三、起征点
修改前:每月3500元
修改后:每月5000元(每年6万元)
四、专向附加扣除
修改前:三险一金
修改后:在三险一金基础上,增加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专项附加扣除
五、税率结构
修改前:3%至45%的7级超额累进税率
修改后:现行税率为10%的部分所得的税率降为3%;现行税率为20%的所得,以及现行税率为25%的部分所得的税率降为10%;现行税率为25%的部分所得的税率降为20%;30%、35%、45%这三档较高税率的级距保持不变。
这份草案,还有哪些具体的内容?
草案适当简并应税所得分类,将“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调整为“经营所得”,不再保留“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该项所得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并入综合所得或者经营所得。对经营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以及其他所得,仍采用分类征税方式,按照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经营所得税率方面。以现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税率为基础,保持5%至35%的5级税率不变,适当调整各档税率的级距,其中最高档税率级距下限从10万元提高至50万元。
此外,为了堵塞税收漏洞,维护国家税收权益,草案参照企业所得税法有关反避税规定,针对个人不按独立交易原则转让财产、在境外避税地避税、实施不合理商业安排获取不当税收利益等避税行为,赋予税务机关按合理方法进行纳税调整的权力。规定税务机关作出纳税调整,需要补征税款的,应当补征税款,并依法加收利息。
对工薪阶层最关心的个税调整部分,按照现行个人所得税法,工资、薪金所得的基本减除费用标准为3500元/月,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草案将上述综合所得的基本减除费用标准提高到5000元/月(6万元/年)。
工薪阶层得到的减税礼包还不止提高个税起征点,税率级距调整也颇具看点。
现行税率为10%的部分所得的税率降为3%;
现行税率为20%的所得,以及现行税率为25%的部分所得的税率降为10%;
现行税率为25%的部分所得的税率降为20%;
30%、35%、45%这三档较高税率的级距保持不变。
个税起征点上调将影响你的收入
以扣除五险一金后每月收入8000元为例:
个税起征点上调,你的工资收入/工资条也会发生变化!
先了解工资条包括哪些部分?
工资条没有固定格式,不同单位的工资条具体项目各有不同,但整体结构大同小异,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收入、扣款、扣税。
收入:工资、奖金、补贴、津贴等。
扣款: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
扣税:个人所得税。
工资条上的扣款你要懂
01
养老保险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15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职工养老保险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
缴费比例:
单位:19%(以单位工资总额为基数)
个人:8%(以本人工资为基数)
(缴费比例以北京为例,各地略有不同)
02
医疗保险
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达到国家规定年限的(男性缴满25年、女性缴满20年),退休后不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职工医疗保险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
缴费比例:
单位10%,个人2%+3元
(以北京为例,各地略有不同)
03
失业保险
失业人员符合下列条件的,从失业保险基金中领取失业保险金:
(1)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已经缴纳失业保险费满一年的;
(2)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
(3)已经进行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
缴费比例:
单位0.8%,个人0.2%
(以北京为例,各地略有不同)
04
住房公积金
缴存额:
职工:职工本人上一年度平均工资乘以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
单位:职工本人上一年度平均工资乘以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
缴存比例:
单位和职工缴存比例不应低于5%,原则上不高于12%。
05
职业年金/企业年金
职业年金/企业年金是一种补充养老保险制度。
职业年金:单位缴纳职业年金费用的比例为本单位工资总额的8%,个人缴费比例为本人缴纳工资的4%,由单位代扣。
企业年金:企业缴费每年不超过本企业上年度职工工资总额的8%。企业和职工个人缴费合计不超过本企业上年度职工工资总额的12%。具体所需费用,由企业和职工协商确定。
关于工资条,你还要知道!
1、企业不发工资条是违法的!
根据我国《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六条第三款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书面记录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数额、时间、领取者的姓名以及签字,并保存两年以上备查。用人单位在支付工资时应向劳动者提供一份其个人的工资清单。根据这一规定,企业不发工资条违法。
同时企业有备查职工工资条的义务,当员工或者相关人员查询时,企业有义务对其作出解释。
2、工资条还是维权的重要凭证!
工资条不仅能反映员工每月工资总额,还能判断是否低于最低工资标准,企业有没有在工资中扣除员工的五险一金。同时工资条也能显示单位是否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时间发放工资。一旦发生劳动争议,工资条可以作为劳动仲裁的重要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