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好多中国企业刚开始选择在美国上市?后来又选择退市回国?

内地消费者权益与国际投资者利益存在冲突,内地企业境外上市可能使有关管理部门陷入两难境地。10多年前,内地民间强烈呼吁手机单向收费,却两次引起中国通信类股票价格暴跌,信息产业部部长不得不赶赴香港救市,而手机单向收费改革也就此打入冷宫,实际上是运用政府力量向海外投资者提供了超国民待遇,就是一个典型案例。随着境外上市企业、特别是基础产业、基础设施企业的增多,类似利益冲突有增无减。
第一种是真的偏低,由于文化差异,经营环境差异,造成估值的偏离。美国市场很保守,不如a股投资者对新业务公司那么的开放包容。因此造成了严重低估。
第二种,其实不算低估,而是某些公司在美国无法实现大股东和风投公司套现或者无法融资。而公司本身在美国市场的估值是合理的。这种公司纯属为了大股东和风投机构变现才回归a股。
第三种回归a股其实是考虑到加强公司影响力,本身公司并不缺钱,这类公司就是最可靠的了,而且,这类公司在美国市场并不会出现所谓的无法体现公司价值。
近些年来,我国的金融环境大大改善,资本市场不断发展、规范,开放程度逐渐增大,企业入市条件也不断放宽。
中资企业的海外军团选择回国发展,也从侧面印证了这一点,可以帮助他们进一步贴近本土市场,加快企业发展,分享到中国新时代的发展红利。
美国股市经过不规范到规范,是一个成熟的市场,市场管理严格,收益,分红派息要求公开透明,不少中国老板初期不了解,为了名气去美上市。想不到人家要求你公开透明,出了问题处罚严厉。投不了机。
三十年来,股民死伤惨重,庄家股东赚走几百万亿,你还上告无门。
现在中国的国力总体上说是增强了,并不需要通过大规模的在国外上市来进行融资,就可以轻松融到国际资本,在这种情况下,a股已敞开了怀抱,欢迎那些高科技公司回来,重新评估其价值体系,这就相当于给了中国股民一个享受高科技发展红利的机会,这无论是对这些上市公司,还是对股民都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