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提醒:正确看待公司里的小团体

这是用人管人的第50招!
对于内部小团体的处理是一门艺术。处理好了,不仅可以使小帮派的副作用减少到零,甚至还可以产生积极的作用。
企业的稳定经营和持续发展,需要的是团队的集体努力,只有每个人都认同企业的发展目标,企业才能有足够的能量面对市场竞争。但是不论企业的组织结构多么严密,管理制度如何规范,在企业里还是会产生一些内部的小团体和小帮派。这些小团体和小帮派要么有着和企业不同的价值取向,要么就是在企业内部存任某种潜在的利益牵连。
随着企业发展的壮大,内部帮派的存在就成为了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因为企业是以人和利益为基础的,只要有人和利益,就一定会存在帮派。帮派的存在对企业有相当大的影响。破坏团队精神、让企业内形成主流与非主流的派系,以至于办公室的人事和权力容易发生冲突,形成改革的强大阻力。小团体间频繁的信息交换,有时能在公司正式的行政发布管道之外,传达不实消息,混淆视听,容易造成管理及信息宣传的混乱,影响员工之间的向心力。
对待小团体,关键不在于有没有小团体,而是这些小团体是否直接干扰了公司正常的工作秩序和工作程序,是否阻碍了政令畅通。如果是的话问题就比较严重了,需要利用行政手段进行干预。
在问题的处理上主要采取岗位轮换制度,即一个部门的负责人在一个岗位不能超过一定的年限。通过对不同企业的长期观察可以发现这样一个规微管理人员在个工作岗位工作的时间越长,其个人对该部门的控制能力也就越强,受到监督也
就越少,周围形成的小团体就越紧密,在一个企业内部形成的势力也就越大,对个企业的危害也越大。
实行岗位轮换,正好打破了小团体形成的时间周期,使企业内部不容易形成紧密型小团体,这在制度上制约了小团体的形成。岗位轮换制度的另一个好处就是使管理人员的眼界放宽,不再考虑仅仅自己一个部门的利益,而是从公司的大环境、大目标考虑问题,这对管理人员是有好处的。再一个好处就是锻炼了管理人员在不同岗位处理问题的能力,除了财务部门以外,其他任何部门的负责人都可以进行轮换,这在公司的管理体制建设上要做出规定,不要设那么多生产副总、销售副总,改设生产总监、行政总监,这样就好进行岗位轮换了。
另外,企业中的小团体并非一无是处,也有一些积极的作用。比如说,小团体常常能提供企业所不能够提供的社会关怀,在成员遇到困难时给予精神与实质上的帮助,让成员在职场上有所寄托与归属,有助于降低小团体的副作用,提高对企业的向心力。
因此,企业经营者在对待小团体问题上,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观察,合理引导,通过建立和弘扬企业文化,建立良好的内部沟通体制和激励体制,从而达到避免小团体的负面作用,发挥其积极作用的目的。
感谢您把宝贵时间用在这里,希望您能在文章中受到启发!想了解更多用人管人的招数,请关注小马哥头条号!喜欢这篇文章,欢迎点赞、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