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字长文,深度解读网红发展之路

当你还在专注于怎么吃好玩好的生活时,身边已经多了些人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网红了,而你却一点察觉都没有。本文不是要带你去窥探网红的私生活和成长经历,只是想带你去探秘网红产业的成长之路以及如何打造你的网红之路。
中国第一大网红是谁?
有的人说是“papi酱”,有的人说是“王思聪”,有人说“奶茶妹妹”,有人说“凤姐”。
我以为是“芙蓉姐姐”,可是我上网一查居然是“安妮宝贝”,其关注度高达1233w。
如果只说2016年,最火的网红当属是papi酱了,papi酱微博粉丝超过2000w,单次直播超过2000w观看。去年获得逻辑思维等1200w投资,个人品牌达到1亿估值,第一次贴片广告拍卖达到2200万,这些傲人的数据恐怕没人敢与媲美了。
但是,还真有!在电商领域有个淘宝女郎张大奕,2015年就创造3亿销售额;2016年,其公司如涵营收就达到4.45亿,张大奕一人就占了2亿。
再来看看国外第一大网红,很多人可能认为是美国超级网红卡戴珊,其家族成员年收益接近2亿美元,其instagram拥有粉丝7900w,twitter4177w。卡戴珊虽是超级大网红,但是其已经是形成家族产业,不能拿一人来对比。反而是另一个人,youtube第一人pewdiepie,其有超过4600万粉丝,上传视频超过2000个,总观看数超过128亿,2015年1200w美元收入,福布斯youtube主播吸金榜第一名,2016年1500w美元收入蝉联冠军
在国内外,还有更多类似网红的例子,大网红仍在不断的创造营收神话,新网红仍然不断的出现在我们视野中。如果你以前对网红产业还不了解,那么现在你对他们感兴趣了吗?接下来让我们慢慢来探秘网红之路。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带大家探秘网红之路。
如何定义网红?
自2016年开始,由于直播的火爆,让成为网红的门槛一下低了很多,成为网红之路也变得平民化。人人都以为上个直播,积累点粉丝就可以成为网红了,“锥子脸”“大长腿”“有胸有肉”之类的代言词就成为中国人对网红的定义,甚至有些人认为直播平台就是“色情事业”的另一个福地。
其实,是我们误解了“网红”的定义,是我们误解了“直播”的目的。
少数的“现象”让整个行业变得“坏风气”,一方面由于流量的集中吸引很多团体和个人进入该行业;另一方面因为资本的集中引导了更多的人开始做直播,再加上非理性化的判断和错误的认知导致很多直播平台开始试探法律底线,进而导致监管部门对直播行业的严查。
然而,“直播”和“网红”本身是社会形态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在“消费升级”和“共享经济”的社会生态下促进社会进步和繁荣的有力武器。
直播本身是信息传播经历文字、图片、视频、直播、vr/ar的必经路径,也是最有效和最快的变现工具,能够帮助各个产业对流量获取和变现手段的有效途径。
网红本身已经是自媒体时代的一条产业链,让原本“中心化”的聚合形态走向“去中心化”的渠道形态。所以说,深入认识网红产业后,你才会知道自己的世界观是该多么狭小。
那我们该如何定义网红呢?
先看下百度词条给的解释
“网络红人”是指在现实或者网络生活中因为某个事件或者某个行为而被网民关注从而走红的人或长期持续输出专业知识而从红的人。他们的走红皆因为自身的某种特质在网络作用下被放大,与网民的审美、审丑、娱乐、刺激、偷窥、臆想、品味以及看客等心理相契合,有意或无意间受到网络世界的追捧,成为“网络红人”。
因此,“网络红人”的产生不是自发的,而是网络媒介环境下,网络红人、网络推手、传统媒体以及受众心理需求等利益共同体综合作用下的结果。
这里提到几个关键点
地点:现实或网络生活
原因:某事件或行为/有输出
条件:被人专注
形态:非自发,需借助网络媒介环境
随着直播平台的火爆,具备了地点条件,直播行为,被观众观看关注,在网络媒介,根据这个道理判断在直播平台直播的所有人都是网红。然而很多人并不能成为网红,所以这个解释显然存在漏洞。
这里有几个问题要被定义
什么才是“网红”
“网红”和“主播”的区别
“网红”和“明星”的区别
其实,网红之所以是网红,并不仅仅因为网红可以输出内容,而是网红就是内容。
网红之所以能成为社交媒体时代的核心,原因就是网红的出现已经将内容的变化从“内容是核心”转变为“人为核心”。活跃在直播平台的人可以生产内容,可是他们自己成不了内容。
芙蓉姐姐为什么是网红?因为她自己就是内容,她的形象就是内容的代表。王思聪为什么是网红?因为他也是内容,他的“国民老公”“娱乐圈纪检委”等标签就决定他的一言一行就是内容。美国网红卡戴珊,不会表演不会说段子,可是她有上亿粉丝,因为她自己就是内容,就是品牌。
有人可能会问,薛之谦算不算网红?薛之谦是多重身份,他在歌坛就是“歌手”,他在微博上就是“网红”,他在娱乐圈就是“明星”。因为他已经成为是被社会和人们消费的内容,从最近的麻烦事被人们热议纷纷,产生多少内容价值就可知道。
那么,直播平台的网红算什么?
这里就要定义另外一个词“主播”,主播可以算做网红的过程版,或者说网红是主播的“进阶版”。主播是否成为网红需要看主播的影响力,包括粉丝数、内容转化,个人品牌影响。即这个主播是否已经成为一个“内容”。
主播之路是艰辛的,主播即需要吸粉、养粉、转化粉,还需要不断生产内容、不断打造个人品牌、还要制造“引爆点”或营销契机。
如果从产品思维来理解,可以说主播本身就是一个“产品”,她自己就是产品经理,要从对她自己的“策划”“开发”“运营”“营销”等多方面进行打造,粉丝就是她的“用户”,目的就是要让用户更多,让用户更满意;还要考虑怎么对“产品”商业化,对粉丝用户进行转化。
当然,如果你已经成为网红了,你就是内容时。就像成熟的产品可以自己运转一样,会省去很多心,而且那时候有专门的团队和组织来运营你。
不过基于现在的主播和直播生态,已兴起很多“公会”组织,用以专门对主播进行签约、培训、包装、运营一条龙服务,开启造星计划。跟传统经纪公司相比,这种公会造星计划,成本和门槛低得多,不过相比较影视经纪公司的成熟模式,公会造星计划的难度也会大很多。
接下来,网红和明星有什么区别?
其实在以前,明星的成名之路大都是签约经纪公司,由经纪人一手包装打造,从事件营销、舆论炒作、拍电影、上节目等等一条龙服务。甚至连私生活,谈恋爱都是由经纪公司一手包办的。这个跟网红成名之路就有很大不同,网红成名可能就因为一个事件,一张图片,一个故事等,借助互联网资源,人们自发式传播而“红”起来的人,其背后可能没有团队。相对来说“意外性”更高,“成名门槛”更低。当然有些网红成名之路也是其背后专业的团队进行包装打造的。此外,很多人形容 网红是“15度角”,明星是45度角。这也体现了网红更加“亲民化”的特征。
其实,随着社交媒体的不断渗透和影响,明星和网红已经逐渐没有了界限,跨界融合变得越来越频繁。很多直播平台的网红开始上综艺节目,进入大荧屏拍电影。很多明星开始进入直播平台进行直播活跃人气。明星和网红也经常一起出席典礼活动,一起参加娱乐节目,一起拍电影。未来将是“明星即网红”,“网红即明星”的时代。社交媒体的影响力已经超过了传统媒体,互联网孵化网红的能力正在体现出来。传统媒体用中心化打造明星,网红是互联网去中心化的结果。星探变得不那么重要,经纪公司也不那么重要了。
网红的发展史?
如果从时代来划分,可以把网红的进化史划分成五个阶段:
1.0 网络作家时代
这个时代还是博客时代,那时候还没有腾讯这样的社交平台、还没有阿里巴巴这样的电商变现平台,当时最流行的就是写文章,每个人都开始将自己的日记和心情写在网上。进而引爆一批网络文化家成为当时的“网红”,比如1998台湾作家 痞子蔡(蔡智恒)《第一次亲密接触》在bbs火爆一时,之后宁财神、李寻欢、安妮宝贝、今何在、慕容雪村都开启网络作家时代。
2.0 图片时代
对着互联网带宽增加,以及网速的提升。互联网从文字时代进入了图片时代,社交媒体也逐渐产生,传播渠道变得越来越多,这也为走红的方式变得更加多样。一张奶茶妹妹的清纯照片走红于网络,从此开启奶茶妹妹的辉煌人生时代,直到现在成为东嫂,并依然发挥着自己的网红影响力。一张由网络拍客上传到水木清华、北大未名和mop网站的照片,将芙蓉姐姐送上网络神坛,从此开启芙蓉姐姐的网红之路。如果说奶茶妹妹更多是意外走红,那芙蓉姐姐就是在网络推手的帮助下走红。
3.0 微博大v时代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微博的兴起,人们的碎片化时间变的越来越多。信息从单个焦点变成了信息流,微博也开启了信息流时代,并打造大v战略活跃早起产品形态。最早一批入驻微博的微博女王姚晨、免费午餐邓飞、李开复、潘石屹等都变成了一个个名人大v。基于大v的粉丝时代从而诞生,微博变成媒体平台,也变成了事件营销平台,凡是要火的人或事都要从微博这个口切入,然后再散播到整个互联网。而微博大v的话语权就变得特别重要,大v即是身份标识,也是内容。
4.0 淘宝电商、孵化变现时代
随着淘宝和微博的打通,基于信息、社交和电商的商业闭环已经形成,大量微博网红开始围绕微博实现商业化。过去买东西要找个好地方,去淘宝、去京东、去垂直平台等。通过搜索-筛选-判断-下单完成购买行为。 因为网红的存在,现在人变成了入口,推荐变成了主流渠道。不仅微博,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等都开始孵化自媒体平台,讲内容生产和商品渠道打通,让更多人有成为网红和变现的渠道。比如诞生的同道大叔“星座漫画”,咪蒙“鸡汤教主”,ayawawa“情感教主”等,这个时代可以说是网红变开启变现时代的起点。
5.0 视频直播时代
随着4g时代的到来,手机,云计算存储等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视频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开始进入进入视频时代。信息由 图片进入到视频的传播形式,有数据统计过,当今社会视频流量占据互联网流量80%,随着高清码率和视频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个比例还在上升。视频直播时代的内容从生产到传播虽然成本更高了,但是更直观更形象,传播的效果也变得越来越好。网红在这个时代开始变成了视频内容时代,papi酱视频网红第一枪。各路自媒体开始转型直播和短视频,ugc、pgc制作团队层出不穷,制作优质内容才会有生命力。陈翔六点半、快手、小咖秀、抖音等短视频平台的迅速崛起,映客、花椒、斗鱼等直播平台的短期聚集流量优势都证实了视频直播是重新定义流量的新时代。曾经遭遇瓶颈的陌陌依靠直播和短视频连续两年财报表现抢眼。
可以说,网红发展史经历了“为网友制作内容”到“自己就是内容”,从完全依附平台,到与平台共生,到自我完成商业闭环的过程。因为后面要说网红的商业化之路,就在发展史这里介绍下商业发展史。
在商业发展史上,可以把商业划分成3个时代:
(1)商业1.0 – 线下开店,店铺是最佳方式。
在十几年前,在繁华的商业街占据个有利地位,租到个好的位置,卖啥啥赚,店铺位置决定商业生死。特别是零售业,企业计算成本时,基本只看店铺租金。估算收益时,也都是将店铺位置放在第一位。当时最佳的渠道就是店铺位置。这是“店铺为王”的时代。
(2)商业2.0 – 淘宝店,获取流量,网店是主要的。
当淘宝出现后,彻底改写了商业局面,讲1.0的商业模式升级到2.0。店铺的成本为0,只关注流量和渠道,流量在哪,商品在哪,入口在哪。一大半的成本都是线上广告,线上渠道,直通车等,渠道是商业的根本,得渠道者得天下。这是“渠道为王”的时代。
(3)商业3.0 – 社交电商,获取流量主要靠社交媒体平台分享,网红的内容是主要的。
当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的崛起后,流量被重新定义了,渠道也被重新定义了。过去是以淘宝为首的“中心化”渠道和流量平台,现在变成了基于社交平台分享传播的“去中心”模式。“内容”和“人”是决定渠道的入口,是决定流量的入口。商业的价值是在人们“刷”的行为下产生的。基于网红和内容的社交电商时代已经来临,这是“内容为王”的网红时代。
可见,过去商业追求的是“品牌+渠道”,现在商业追求的是“网红+社群”,每一个基于网红的社群都是移动的商业平台,形成千千万万的网红社群。网红就是内容,网红就是流量入口,其重新定义了商业模式。
网红出现的原因
继续回到我们的话题上来,说道这里可能要问,为何网红会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迅速发展起来呢?主要有两个大的背景促使其生长发育。
传统商业模式遭遇瓶颈
首先,如前面说到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