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司法实践中,针对诉讼程序而言,往往会涉及到诉讼时效问题,很多时候诉讼时效会存在中断的情况,那么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律效果是什么?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律效果是什么
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发生后,已经过的时效期间归于无效,中断事由存续期间,时效不进行,中断事由终止时,重新计算时效期间。但如何确认中断事由的终止,因事由的性质有别而有所不同:
(一)因请求或同意中断时效的,书面通知应以到达相对人时为事由终止;口头通知应以相对人了解时为事由终止。在时效期间重新起算后,权利人再次请求或义务人再次同意履行义务的,诉讼时效可再次中断。
(二)因提起诉讼或仲裁中断时效的,应于诉讼终结或法院作出裁判时为事由终止;权利人申请执行程序的,应以执行程序完毕之时为事由终止。
(三)因调解中断时效的,调处失败的,以失败之时为事由终止;调处成功而达成合同的,以合同所定的履行期限届满之时为事由终止。
(四)诉讼时效中断适用的时效期间类型。诉讼时效中断适用于最长诉讼时效期间以外的诉讼时效期间类型。
以上知识就是小编对相关法律问题进行的解答,根据我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诉讼时效中断是指因有与权利人怠于行使权利相反的事实,使已经过的时效期间失去效力,而须重新起算时效期间的制度。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帮助,欢迎读者到华律网进行法律咨询。
二、关于诉讼时效的规定
(一)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
(二)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诉讼时效限制。
(三)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四)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 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五)规定按照小时计算期间的,从规定时开始计算。规定按照日、月、年计算期间的,开始的当天不算入,从下一天开始计算。
(六)期间的最后一天是星期日或者其他法定休假日的,以休假日的次日为期间的最后一天。期间的最后一天的截止时间为二十四点。有业务时间的,到停止业务活动的时间截止。
三、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有哪些
(一)权利人提起诉讼;
(二)权利人在诉讼外向义务人提出权利要求;
(三)义务人向权利人表示同意履行义务。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律效果是什么的相关知识,在诉讼中断之后,先前已经过去的时效期间将不再计算,在中断事由终止时,才会重新计算诉讼时效。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