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拉说征信」敲黑板,为什么没有逾期行为却贷不到款

大家是否遇到过这样的事情,明明没有什么逾期还款记录,但是总是贷不到款,被秒拒?这种感觉比吞了一口翔还恶心!这缘由究竟出自哪里?下面考拉给大家来梳理梳理。
很多人对于个人信用的认识局限在信用卡逾期、贷款逾期等逾期行为上,实际上,除了这些,还有一些失信行为可能影响申请贷款!要知道,在互联网时代,任何行迹都无所遁形。任何不起眼的小事,关键时刻就可能让你贷不到款。
个人基础信息有误
银行对于个人基础信息的要求较高,如姓名、婚姻状况、性别、身份证号、学历等,如果出现个人基础信息有误的情况,则认为您有骗贷风险,直接影响您贷款。如2016年轰动全国甚至“惊动”联合国的河南冒名上大学的事件,被冒名的王娜娜在申请小额贷款,资料提交后,贷款机构没有批。在申请信用卡时,被告知银行查到的“大专学历”与她提交的“高中毕业”不符而拒绝为其办理。
被人冒用身份证或替人担保贷款
被人冒用身份信息进行借款或替人担保导致欠款的事件经常发生,如2015年福建一女大学生帮公司担保贷款,工作3年背负9千万巨债。因此,一定要保护好个人信息,警惕这些行为,定期查询信用记录等。
家人或单位的个人信用不良
对于已婚人士,配偶的个人信用也会影响贷款申请。
按照《婚姻法》的规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获得的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产生的债务由夫妻共同承担。夫妻双方在法律上是一个经济实体,商业银行在考察个人信用状况以决定是否发放贷款时,要同时考察贷款申请人本人及其配偶的信用状况。如果夫妻一方信用不良,对贷款的影响非常大,而严重的话,可能导致贷款被拒。
除此以外,如果在单位身居要职,且所在单位长时间欠缴税费,并被计入借款机构老赖黑名单,也会影响借款。
在不上央行征信的网贷平台肆意申请
在不上央行征信的网贷平台借款,是一些剁手党非常喜欢做的事情 ,认为即使逾期或者不还少还,对自己的信用记录没有什么不良影响。然而,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些都可能会被大数据收录下来。次数越多,行为越严重,贷不到款的几率越大。
另外,借款平台收到用户借款申请,会一直试图查询用户的征信报告,因此,同时申请了多家小额贷款产品的,会被认为您在短期内需要大量资金,会怀疑您有骗贷动机,而且认为您的逾期风险高,因此会为您申请贷款或办理信用卡带来很多障碍。
日常生活中的欠费
生活中的消费,如实名制手机号、固话、宽带欠费,水、电、燃气费不按时交款,交通逃票,工作中逃税漏税,都会影响你的征信记录。虽然上述行为有的只是地方性规定,但是也要引起大家的注意,随着国家对个人信用越来越重视,有些失信行为管理范围很有可能会被扩大到全国范围。
生活中会影响到信用记录的还有很多,如房贷利率变动,仍按原利率付“月供”,网上订购酒店后没有入住,打车软件爽约,网上购物拒绝签收或频繁退换,在电商网站上卖假货等等。
在互联网消费金融高速发展时代,征信体系越来越完善,失信行为管理范围会越来越大,个人信用报告已成为每个人的“经济身份证”,并已采集渗透到生活的各个细节,这就是很多人没有逾期行为,却因为这些细鸡毛蒜皮的事情而贷不到款的缘由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