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人员绩效考核参考模板

对于人数较多的内部审计部门来说,对审计人员绩效考核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如何全方位地对审计人员进行绩效考核,如何体现公平公正原则,一直是审计部门的考核者思考的议题。笔者前两年设计一个对审计人员绩效考核的参考模板,设计得比较粗糙,现在分享给大家,主要想通过大家的意见来不断完善这个模板。该模板分六个部门对审计人员的阶段性工作进行总结,分别是:审计项目、审计报告、审计成果、审计流程、日常工作、其他。这个模板也没有设计打分项,只是对部分工作的数量进行了统计,因此,该模板仅是对审计人员绩效考核的参考之一。下面是对这六方面的一点解释说明。模板见下图:
一、审计项目
参加审计项目的数量越多,说明该审计人员工作量越多,同时,也有机会积累更多的经验。在审计项目中担任的角色不同,承担的工作压力和任务也不同。担任审计项目经理、主审、小组长这些角色,要比普通的项目人员担负的职能更多。
二、审计报告
撰写审计报告的次数越多,说明审计人员越得到领导的信任。审计报告是体现审计成果的重要载体,领导不会把重要的审计报告撰写机会给经验不足或写作水平差的审计人员。
三、审计成果
审计项目做得多,是苦劳,而有价值的审计发现和考核建议才是功劳,才能体现审计成果。一年下来,审计人员到底发现多少有价值的问题,提出多少条有价值的考核建议,这才是领导最关心的。尽管审计项目依靠团队作业,审计成果也不一定是个人的成绩,但是个人付出了多少努力,还是可以大致看出来的。
四、审计流程
不断完善的审计流程和审计工具能够提高审计人员的效率,会大大提高圈定审计重点的概率。审计人员在工作中,可以对审计流程和审计工具的改进提出自己的宝贵建议,还可以参与审计信息化建设。如果审计人员在对审计流程的改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是应该在绩效考核里体现的。
五、日常工作
除了审计项目,审计人员还有诸如后勤保障等日常工作,占比虽然不大,但也应该是绩效考核不能缺少的内容之一。
六、其他
除了以上五个方面,其他工作可以作为审计人员绩效考核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