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支付行业以备付金%缴存拉开序幕,由拉卡拉登陆a股撑起中场,被刷脸支付激战引向高潮,在外资支付机构入华中收官。通易付电签
回想起这匆匆一年,沪上某中小支付机构管理人员徐玠(化名)对行业有失落,也有期望。
徐玠称,在备付金%缴存、支付行业收入被进一步压缩时,拉卡拉登陆a股曾为行业带来曙光,然而期待中的支付机构上市潮并未到来。同时,面对国内支付红海,中小机构出海、下乡、换赛道,以期能够拓开一席之地,但现实却是双寡头格局依旧难以撼动。
生活虐我千百倍,我愿待它如初恋。徐玠抬头望向远方,眼神中充满了笃定、从容。
序幕:备付金%缴存
年新年伊始,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缴存央行奠定了这一年严监管的属性。央行发文明确,在年月日前,非银行支付机构完成客户备付金%缴存并撤销在商业银行开立的备付金账户。
实际上,央行对备付金存管要求并非一蹴而就,充分考虑了支付机构的承受能力与流动性等因素,给支付机构留出了充分的适应和调整时间。首次发文在年,要求自年月日起,支付机构应将客户备付金按照比例交存至指定机构专用存款账户,首次交存的平均比例为%左右,不计付利息。
年末,央行发文要求支付机构从年起将交存比例提高至%左右。此后的年月,央行再次发出通知,要求支付机构自年月日起,按月逐步提高支付机构备付金交存比例,并于年月日实现%交存。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黄大智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断直连和备付金的全额上缴,虽然已经说了很久,但真正工作完成是在今年月份,对于支付行业是一个标志性的转折。
在实际操作中,部分支付机构有令不行、违规操作,存管制度并未得到严格落实。而一些商业银行为了争夺备付金存款,往往对支付机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对违法违规行为大开绿灯。新银行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对《国际金融报》记者指出,在这种情况下,由央行对备付金进行集中存管就成了最佳选择。
记者了解到,年上海畅购公司挪用备付金造成资金风险缺口.亿元,涉及持卡人万人。此外,有部分支付机构甚至利用备付金进行高风险投资,导致资金链断裂,严重损害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易观支付分析师王蓬博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称,备付金集中存管主要是防范风险,和断直连是配套的,央行主要是怕机构挪用备付金。在没有断直连的情况下,备付金还存放在机构账户里,可能会产生比较大的金融风险。
董希淼认为,备付金集中存管的举措有利于支付机构正本清源、回归主业,进一步摆正其与商业银行的关系,并规范和提升流动性管理。
黄大智则表示,备付金全额上缴的影响主要是备付金利息,备付金利息减少直接影响了行业的整体利润,也是很多中小支付机构在后续的经营过程中难以为继的原因之一。
中场:登陆a股市场
备付金%缴存不久,第一家第三方支付公司登陆a股。
月日,在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第十八届发审委年第次工作会议上,第三方支付公司拉卡拉支付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拉卡拉)(首发)获通过。之后,该公司在年月日正式登陆深交所。
资料显示,拉卡拉成立于年,是国内首批获得央行颁发牌照的第三方支付企业,前身是由有道创投、孙陶然、雷军共同出资创立的乾坤时代,是最早进入移动支付领域的公司之一。依据招股书信息,拉卡拉最大股东为联想控股,联想控股持有拉卡拉.%股权。
实际上,早在年月,拉卡拉就曾尝试将资产注入上市公司西藏旅游(.-.%,诊股)实现曲线上市,但因相关规定出台,最终不了了之。随后在年月,拉卡拉曾尝试拆分拉卡拉支付业务独立上市,后因申请文件不齐备等原因被证监会中止ipo。
拉卡拉最终在a股上市开创了第三方支付的历史,徐玠在那时还专门发了一条朋友圈:整个第三方支付即将向星辰大海进发。可见其对拉卡拉a股上市带动行业发展的期许。
有从业者也对记者表示,拉卡拉上市对支付行业是利好,一方面说明资本市场正式向第三方支付机构开放,而上市后更严格的信披,有利于支付行业透明、合规发展。另一方面,部分支付机构上市,有利于改善支付行业此前存在的劣币驱逐良币、恶性价格战的现象。
王蓬博指出,拉卡拉能在a股顺利上市,说明这个市场已比较稳定,且有很大的潜力。拉卡拉的优势第一是品牌,第二是多年维护下来的线下稳定商户,这也是资本市场看好它的重要原因。支付是一个商业入口,也是数据最基础的来源,是未来做数字化改造的基础,拉卡拉上市后基本上按照这个逻辑在布局。
上市个月后,拉卡拉迎来利好消息。深交所近日发布系列指数实施样本股定期调整公告,拉卡拉出现在新调入的创业板指样本股调整名单中。
不过,第三方支付资深分析人士指出,拉卡拉上市对于支付行业没有太大的影响,大家所畅想的支付机构上市潮并未到来。至于被调到创业板指数的样本股里,是资本市场对拉卡拉的认可,并不代表资本市场对第三方支付的认可,不能用一家企业来代表一个行业。
上述分析人士表示,事实可能恰恰相反的,支付机构特别是中小支付机构,在强监管、巨头割据的当下,面临利润空间微薄、经营困境等客观上的难题,这可能促使资本市场降低对其的认可度。
高潮:刷脸支付激战
支付机构上市潮落空,双寡头依然难以撼动,中小支付机构期望在刷脸支付新赛道实现反超,巨头则要加固护城河,由此引发刷脸支付激战。
支付宝、微信支付、银联商务先后推出刷脸支付设备。具体来看,支付宝在年月率先推出刷脸支付设备蜻蜓;随后的年月,微信支付的刷脸支付设备青蛙正式上线;月日,中国银联携手余家机构在第六届世界互联大会上联合发布刷脸付,此后银联商务发布旗下刷脸支付设备全民付蓝鲸。
易观近日发布的报告显示,年第三季度以刷脸支付为代表的移动支付线下硬件产品的改造和推广掀起热潮。线下创新刷脸机具的受理范围逐渐铺开,增强了用户临场体验,丰富了支付场景。刷脸支付目前主要服务于部分具有一定业务规模的市场头部和腰部商户。
来自艾媒咨询的数据预测,年中国刷脸支付用户规模将突破.亿。
年是刷脸支付的元年。黄大智表示,支付宝、微信、银联都在大力推刷脸支付。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讲,刷脸支付是比目前主流的条码支付更优越的一种支付方式,去布局更新的支付方式肯定是领先企业的必然选择。
在王蓬博看来,头部企业布局刷脸支付其实是争夺终端入口。条码支付比拼的是移动端的流量,而刷脸支付不需要借助手机,随着g的兴起,谁能率先抢占刷脸支付领域,谁就具有竞争优势,这也是支付巨头为何不计投入抢先布局刷脸机具的原因。
王蓬博预计,年我国刷脸支付用户规模会爆发增长,但需要监管机构出台一系列法规,保护个人隐私。
谈及刷脸支付推广的阻力,黄大智对记者分析,一是在硬件上,线下器具成本较高;二是消费者习惯问题,消费者已习惯条码支付,对刷脸支付的接受程度值得探讨;三是个人信息泄露风险。如果刷脸支付安全性受质疑,消费者往往会选择更安全的而不会选择更便捷的支付方式。
徐玠则强调,刷脸支付当前的市场热度是因为补贴引起的,资本总有退去的一天。到退去的时候,能否改变用户的支付习惯,才是刷脸支付的关键。
收官:引进来与走出去
抢占刷脸支付新赛道之余,支付机构也在积极走出去。
制度层面,国家外汇管理局于月日发布《支付机构外汇业务管理办法》(下称《办法》),要求参与跨境外汇支付业务试点的支付机构于《办法》实施之日起个月内,向注册地国家外汇管理局分局、外汇管理部办理贸易外汇收支企业名录登记后,方可开展外汇业务。
目前,首批办理了贸易外汇收支企业名录登记的支付机构名单已公布。黄大智表示,跨境电子商务外汇支付业务从试点资格到名录登记,对于跨境支付是一个更加规范的管理。
从企业层面来看,全球移动应用数据分析平台app a的数据显示,支付宝是全球最大的非社交类a。截至年月,支付宝及其个本地钱包合作伙伴,已服务全球超亿用户。
腾讯金融科技也在积极探寻海外移动支付蓝海,从跨境支付(中国人出境游)、微信支付境外本地化(wc p)到支付平台开放,三条路径同时发力。此外,银联国际方面,受理络已延伸至个国家和地区,覆盖境外万家商户和万台atm机。
在黄大智看来,从本质上来说,支付宝、微信出海是服务于国内用户的业务范围的拓展。
实际上,中资支付机构积极走出去的同时,外资支付机构也正加速入华。月日,pp(n:pypl)宣布,已完成对国付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国付宝)%的股权收购。pp成为首家获准在中国市场提供在线支付服务的外资支付平台。
在pp正式入华前,德国支付公司w在其官发布信息称,公司计划通过进入中国市场扩张其全球金融服务,主要的实现路径是投资中国持牌支付机构商银信支付(as p s)。
黄大智分析,pp率先入华主要原因是pp服务于中国市场的时间比较长,比其他外资机构更了解中国支付监管政策和支付行业。
董希淼认为,pp入华对于中国支付行业主要有三方面意义:一是有助于培育创新驱动的竞争新优势,进一步优化支付产业结构;二是有利于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升支付机构和支付产业的服务水平;此外,扩大支付清算市场双向开放,有利于深化中国支付服务市场改革,加快创新转型,完善制度建设。
不过,面对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已形成的双寡头格局,董希淼认为,外资支付机构短期内难以撼动。
王蓬博则直言,外资支付机构入华对支付宝、微信不会有任何威胁。国内支付费率全球最低,c端的战争基本上打完,用户习惯很难改变。同时,经过三年强监管,国内支付市场已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