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和刘强东都不能解决的电商问题,电商最后一片蓝海?

农村电商一直被认为是电商的最后一片蓝海,各电商巨头都纷纷抢占这里的市场。阿里巴巴也设立了村淘招募很多镇里的伙伴,2014年马云启动了“千县万村计划”项目目标是建立1千个县级服务中心和十万个村服务中心。京东也在2014年成立了京东服务帮,在各个县城乡镇招募加盟伙伴,并以四川眉山仁寿作为首个农村电商示范县打造。
阿里巴巴和京东的农村电商都是重在工业品下行,将产品卖给老百姓,而并不是农产品上行。虽然阿里巴巴打造几个成功的县,比如遂昌模式、成县模式、通榆县模式等成功的案例,京东也以仁寿枇杷节让老百姓看到了农村电商的威力,然而实际上枇杷节是由一个商家主导,京东后来还给这个商家投了资。
然而现在的县域电商服务中心却是这些景象,并不是实实在在的孵化服务中心,而成为了参观的景点。农村电商县级服务中心把房子布置漂亮一点,很有科技含量的感觉,让外来做农村电商的县领导来参观。这也成为了一种常态,今天这个县组织人到另外县去参观,改天又有县来参观我们县电商服务中心,如此往复。国家用于支持农村电商示范县的财政补助也大多用与此。农村电商一些成功的示范县如果说得偏激一点就是报喜不报忧。
而农村电商真正应该解决的是农产品上行,是帮老百姓把一些优质原生态的产品销售出去。现在这些服务孵化中心里面基本上都是空无一人,或者就是服务公司的办公场地,因为乡镇没有多少人才可以孵化和服务。这真是农村电商之殇,想必这些问题也困扰马云和刘强东等电商大佬,因为他们心里牵挂的应该也是贫困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