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工商总局将对互联网广告加大监管力度

国家工商总局日前下发了《关于开展互联网广告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以社会影响大、覆盖面广的门户网站、搜索引擎、电子商务平台、移动客户端和新媒体账户等互联网媒介为重点,集中整治社会影响恶劣、公众反映强烈、危害人民群众人身财产安全的虚假违法互联网广告为整治重点。自媒体包括博客、微博、微信、论坛等网络社区。作为一个新生事物,近几年发展迅猛,随着微博微信的兴起,后期更是衍生出微信公众号、百家号、头条号等自媒体平台,其传播方式具有自主性、及时性、开放性和广泛性,受到很多企业、商家的青睐。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17年中国自媒体从业人员生存状况调查报告》显示,中国自媒体人数呈上涨趋势,越来越多人争相涌入该行业,也意味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
网络自媒体的数量庞大,人们可以自主成为一个“媒体”,人人都是传播者,导致平台信息良莠不齐,监管难的现象。一些不良商家钻法律空子,利用自媒体传播违法广告,误导消费者的选择。上海市工商局在2月28日公布的2017年度典型虚假违法广告中,瑞思学科英语,在其微信公众号中发布题为“注意!这些孩子可能要火了!”的宣传内容,其中含有陈xx、沈xx(均未满十周岁)接受其英语培训服务的相关内容。该广告使用受益人的名义做推荐、证明,并利用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作为广告代言人,违反《广告法》的规定,被依法处罚款10万元。
在发布媒介一栏,12个违法广告中,除了一个印刷媒介,其它都涉及互联网媒介,12家企业中,不乏大众所熟知的名字,如拍拍贷、香天下火锅、天天拍车等。企业在互联网宣传中,应注意的问题:1、切忌违反《广告法》等法律法规;2、站在消费者的角度考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选择权威的平台,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经营形象,促进品牌公信力及行业影响力。《发现品牌》栏目依托权威的媒体平台报道优秀企业,助力企业打造与国际品牌竞争的中国品牌,栏目一经播出受到好评如潮,未来还将持续扩大扶持力度,帮助企业打好一场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信任攻坚战。自媒体的兴起,给企业的宣传带来了许多便利,拓宽了信息传播渠道,加快了传播效率,也给企业和消费者之间搭建了一座沟通互动的桥梁。但是,广告主要树立诚信意识,守法自律,切忌知法犯法或抱有侥幸心理,降低自身的法律底线,毕竟法律面前,人人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