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购机器人,被设计成“机器人”的外观,很有科技感。有的可语音对话导购,有的依然得通过触摸屏幕、或按键操作。刚开始,都会持有新鲜感,但用个几次,就觉得没意思了。
这种“导购机器人”,或许,只模拟到了导购员的样子,却没能很好的实现导购的效果。机器,或许还是太笨,听不懂顾客的意思,没能起到很好的指引效果。
导购,需吸引“注意力”,线下购物,语音导购比图文导购更适合。信息需要对方“关注”才有意义,声音,可强行传达给顾客,吸引“注意力”。(当然,有的导购机器人,确实也吸引到顾客的“注意力”了,不过只是起到了营销的作用!)
打个比方,很多人购物,一般都喜欢先自己看,有疑问再找导购。有些顾客,是不太“信任”导购的,或者比较烦导购的(背后原因很多),甚至,是看都不会看导购一眼。但是,一名优秀的导购,或许可以用一句话,让顾客接受导购的指导(也许,还是在你爱答不理的情况下,吸引到你)。
慢热型客户,被热情打动,慢慢才会接受指导,机器太冰冷。
热情的态度,极强亲和力,这些是冷冰冰的机器人很难做到的。对于慢热型客户,基本就全靠态度,慢慢让顾客产生好感。当然,这还需要很高的“情商”,不仅要有外在,还得用对方法,这些都是机器人难做到的。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需要不同的方式进行购物指引,非常复杂。
目前,机器导购,想取代人,挺难!但还是有其他的“形态”挺不错的。
不得不承认,目前的ai导购,还不是很智能!语音对话,都没办法非常顺利的进行下去,更何况,去抓取顾客需求,揣摩顾客心理,做出合适的推荐。这是当前的技术缺陷,一时半会是难突破的。
当然,有的导购机器人,并不是靠语音,而是传统的按键操作,又或者是触屏操作,这种人机交互,更多是基于图文,其在实现“导购”上,有一定的劣势。当然,有劣势,也有一定的优势。
传统人机交互的导购机器人,在技术上要成熟不少,当然,不停的播放图文和视频,跟着人家屁股后面,人家看都不看,一点用都没。一般都会固定摆放,更像是一种工具。不过,这种“工具”,依然是很难懂用户的,即使有很强的算法,在拿不到更多用户信息的情况下,根本没办法展现其“实力”。
凭借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技术,装在手机里的应用,或许是当下比较合适的一种方案吧。
早先的“千人千面”,或许可以算是一种智能导购方案吧。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内容爆发式发展,以内容做导购,显然效果更好。
不过这种方式的导购,没办法“强行吸引注意”,也只有在用户有需求,且非常信赖导购系统时,才能“吸引”到用户。当然,朋友圈以及自媒体的诱导,或许也吸引到了你,但和导购是有区别的。
根据用户的需求和喜好,可以展示不同的导购内容,多些可选性,多几种理由,或许就有一种是最合适的。
ai内容导购,几个电商平台也都有涉及,不过大部分内容都以“人创作”为主,只是做智能的分发和推荐。或许,更智能的“创作”出导购内容,才更适合做导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