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评级机构最新评价结果出炉

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近日发布2018年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信用评级机构业务市场化评价结果,评价对象为从事银行间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信用评级业务的5家评级机构,在遭到监管机构严厉处罚后,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在最新的评级机构评价中排名垫底。
根据本次评价结果,各评级机构排名第一名为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第二名上海新世纪资信评估投资服务有限公司、第三名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第四名联合资信评估有限公司、第五名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中诚信国际、联合资信的排名与去年未发生变化,分别保持第一、第四位,上海新世纪提升一位,东方金诚由去年的第五位升至第三位,大公国际则由去年的第二位降至第五位,排名垫底。上个月大公国际因为在提供信用评级服务的同时,直接向受评企业提供咨询服务、收取高额费用等违规行为,被交易商协会责令限期整改,并暂停债务融资工具市场相关业务一年。同时证监会也对大公国际开出罚单,责令限期整改一年,整改期间不得承接新的证券评级业务,更换不符合条件的高级管理人员。
为加强信用评级业务自律管理,此次评价依据《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信用评级机构业务市场评价规则》进行,分为“机构素质及业务评价”“投资人评价”“其他市场成员评价”“专家评价”四大类指标,并设置了减分项。
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指出,市场化评价以投资者为主导,着重考察评级质量水平,从整体评价结果来看,5家评级机构的综合评价低于上一评价期,反映出在债券市场违约常态化背景下评级机构的评级质量问题更为凸显,信用风险揭示能力有待提高。在机构素质及评级表现方面,评级机构的人员稳定性、研究能力、信息透明度较上年有所提升,但评级结果检验情况未能显著改善。投资人及市场专家对各机构评级质量的评价得分较上年下降,评级机构在评级结果的风险揭示程度、级别合理性、对违约发行人的风险揭示及时性方面,与市场预期水平有较大差距。
(来源:上海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