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贫困户“等靠要”难题?来看看甲良战区的妙招!

我来当你的贫困户吧
这句网络上的调侃语言,折射出时下部分地方在脱贫攻坚工作中部分人争当贫困户以及等、靠、要的惰性思想。针对此类现象和扶贫工作中的一些弊病,荔波甲良战区使出“三有三无”妙招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以解决存在的系列问题。
荔波甲良
甲良镇位于荔波偏北,虽然自然条件不算优越,但是勤劳苦干的甲良人通过政府产业扶持、政策上引导,近几年来,打造了甲良梅桃茶、阳凤大米、绿壳鸭蛋、甲良蓝莓等一批畅销的农特产品。可是,该虽然镇交通便利、产业发展较好,却还有4746名贫困人口。
存在问题: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过去直接送资金、给物资、包发展等传统的扶贫模式,以及部分贫困户等、靠、要的惰性思维成为脱贫路上的主要绊脚石之一。
甲良村党支部书记罗光毅对此体会颇深,他说以前部分贫困户拿了国家的政策补助,但什么事也不干,成天无所事事,摆出一副“我是贫困户我怕谁的样子”,群众意见很大,甚至认为是村里偏袒,工作很不好做。部分镇、村干部说,过去的帮扶工作只注重抓产业项目,忽视了群众思想教育,形成了扶贫是“扶懒汉、养懒汉”,越扶越懒、越帮越穷的死循环,形成争当贫困户的不良风气。
如何让存在等、靠、要思维的这批群众从根本上转变思想,让过去的“要我脱贫”变成“我要脱贫”?
甲良战区脱贫攻坚指挥长陈禹提出:扶贫先扶志,否则永远扶不起来,精神贫困比物质贫困更可怕。贫困户要三有,“有感恩之心、有脱贫之志、有增收之行”,要将输血功能、转变为造血功能,要从思想上根本扭转,增强贫困户的内生动力。
甲良镇党委书记陆景冀说,对当前有少数贫困户得了党委政府的扶持还不知感恩,甚至说风凉话,把脱贫攻坚当作是政府的事,等着别人送小康,影响特别恶劣,造成非贫困群众意见很大。要改变这个现象,根本结症就在于首先除掉惰性思想上的病根,树立“争当贫困户可耻、争帮贫困户光荣”理念。
甲良镇是这么做的:
荔波县甲良战区以脱贫攻坚“大比武”为契机,调整扶贫工作方式,先从解决惰性思想上入手,创新开展“三有三无”贫困户评选活动和双提升培训机制,从思想上最先发力,围绕“贫困户比精气神”,让贫困户“有感恩之心、有脱贫之志、有增收之行”评选活动。
8月中旬,该镇在镇、村、组三个层面均成立评选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评选工作,将所有建档立卡在册的贫困户列为评选对象。首先,以村民小组为单位组织非贫户和贫困户进行投票,确保评选活动参与率和公正率,在得票情况的基础上进行初步评选。其次,以村为单位组织召开村级评选大会,由村级评议小组根据各村民组推荐出来的初步人选进行二次评议,根据得票高低情况,结合个人实际情况和一贯表现,提出本村“三有三无”贫困户建议名单。最后,由镇级领导小组召开审定会,结合战区督查结果对15个村(社区)评出的“三有三无”贫困户进行综合评定。通过评选活动的公开、公正、有序开展,将群众的怨气有效疏导出来。
村民小组评选
村级评选
镇级评选
同时,该镇通过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的方式,对评选出来的31名“三有”贫困户除进行镇、村两级表彰外,还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方式优先安排带富项目,鼓励帮助更多的贫困户发展致富,以此激励“三有”、鞭策“三无”,树立正确导向。与此同时,对评选出的无感恩之心、无脱贫之志、无增收之行“三无”贫困户,在镇村组进行公告,将其晾出来“晒太阳”,并组建专班分镇、村两级进行专题培训,镇级每季度举办一次培训专班,主要抓思想提高和致富技能提升;村级每周组织召开一次思想汇报会,由“三无”贫困户定期到村汇报整改情况,使其在思想上切实转变。通过常态化思想教育、技能培训,使贫困户在思想认识上得到提高、脱贫技能上得到加强,从而实现“志”“智”双升。对41名“三无”贫困户,由帮扶联系人针对这类人重点督办,评出来的懒汉按照“土”政策,村支两委将他们的分红、救济、养老保险暂停发放,断了他们的“粮草”,让他们彻底断了等靠要的思想,待转变后再补发。
甲良战区精准扶贫户“双提升”专班(第一期)
该镇召开“三有”贫困户座谈会了解发展意愿,利用2016年项目结余资金65万余元,合理安排奖励性的项目扶持,鼓励带动致富。甲高村贫困户罗建田不甘贫困,又有带动其他贫困户共同发展致富的强烈意愿,为此针对性的安排了20万元项目资金用于帮助其发展生猪养殖,进一步提高其脱贫致富热情,带动了10户贫困户共同发展。而丙外村种桑养蚕基地采取“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在贫困户掌握一定养蚕技能后,将其吸纳入该产业发展中,解决贫困户就业15人。
“三有”贫困户座谈会
甲良镇丙外村的贫困户潘凤刚听说“断粮”的事情后,知道这次动真来硬,心里特别着急,他找到甲良扶贫工作站,看看是否有合适他的项目,工作人员给他介绍短平快的养殖项目。他领到80多只绿壳蛋鸡苗,放在自己山上饲养,他打听到现在市场上一斤土鸡25元,如果自己的这批鸡3个月后出栏,收入就是6000多元。看着在山间啄米的鸡仔,潘凤刚坚定地说:“年底一定要脱贫,明年一定要致富!”
潘凤刚饲养的鸡仔
甲良丙外村贫困户蒙锡标在村里是头出名的“倔驴”,第一书记蒙伟超多次找他,希望他也像其他群众一样参与到种桑养蚕的项目中,但是他不理睬。蒙伟超书记没有放弃,每周都要找到他谈谈心,了解他的思想动态,转变情况。
9月2日,丙外村对种桑养蚕带富先锋、养蚕能手进行了表彰,每人奖励500元。蒙锡标参加了村里举行的种桑养蚕表彰大会,看到养蚕能手蒙炳选得到500元奖励,还卖蚕茧赚到不少钱,他心里羡慕不得了。还没有等到散会,他赶紧找到村干部,说自己也想养蚕了。他打算承包200亩土地作为基地,“别人是男人我也是男人,别人能致富我也一定能致富!”
丙外村·养蚕基地
已成为丙外村养蚕能手蒙炳选
据了解,目前在甲良镇贫困户在“三有三无”活动开展活动中,他们的思想转变很大,贫困群众思发展、想致富的干劲明显增强,形成了“我要参与、我要发展、我脱贫”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成功探索出了一条有效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的好路子,有力推动甲良战区脱贫攻坚工作。
往期精彩回顾
监制: 全媒体中心 蒙 隽
作者: 全媒体中心 蒙 隽
编辑: 全媒体中心 覃晓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