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总是说马云的阿里巴巴现在影响力甚至超越了一些小的国家,不过放到中国的大国来说,马云对于整个国家的影响还得有限。不过一些国家却非常依赖某几个企业,甚至某一个企业,比如韩国的三星、印尼的两大巨头这些。
不过你可能不知道在东南亚,许多华人企业家对于他们所在国家的影响力之巨大。比如谢国民的正大集团,他的营收占到整个泰国gdp的5%左右,还有东南亚最大的银行之一盘古银行,这些当年的华人银行家陈弼臣创办并送给泰国民众的。还有菲律宾的前十大富豪中,竟然有6个是华人企业家。
当然如果算一个企业对一个国家影响力最大的,一定是印尼的林氏集团。这些公司在1995年的时候营收已经达到了200亿美元,几乎是整个印尼的经济支柱,而他的创办人林绍良堪称是华商的巨擘,在整个同时代中,连李嘉诚也比不上他。
他是西方媒体唯一承认的世界12大银行家,10大富豪之一。在他巅峰的时候他几乎拥有200亿美元的财产,这还是在20多年前的时候,当时的大陆首富资产不过数十亿。
如果要拿林绍良跟其他商人相比,可能只有近代的著名红顶商人胡雪岩。为什么拿胡雪岩跟林绍良相提并论呢,因为胡雪岩依靠左宗棠发家,而林绍良跟他又非常相似的经历,而且他们都是穷苦出身,靠着自己数十年的努力,竟然成就了一番事业。
他的传奇经历和戏剧性的发迹史引人瞩目,1996年美国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华盛顿学院给林绍良颁了一个奖,对方的理由是特别想了解一个没有背景,没读过多少书的人,为什么会如此地成功?
1916年,林绍良出生在福建省福清市,福清这个地方堪称是福地,出了两个印尼巨富,一个就是林绍良,另外一个就是林绍良的好朋友林文镜。林绍良家里祖祖辈辈读书种田的,林绍良从小就非常聪明,他在私塾读到了15岁,之后就开始学习做生意。
林绍良最早是在家乡经营一个小面店,日子倒是过得很悠闲。不过这一切在日本侵华之后就改变了,当时很多人都被迫去南洋谋生,林绍良的叔叔也去了印尼。不久之后林绍良的大哥林绍喜也跟着去了印尼,林绍良就是家里的顶梁柱了。
不过林家的日子随着父亲因病去世过得更加紧巴巴了,不过这个时候到处都是在抓壮丁,目前担心他被人捉走,于是让他去南洋找他的叔叔跟大哥。于是才开始了一个南洋巨富的传奇。
1938年,林绍良第一次踏上了印度尼西亚中爪哇的古突士镇的土地。他最早是在叔叔的花生油店里当学徒。他每天除了要起早贪黑的干活之后,还要学习当地的语言。当然印尼的日子也不比中国好,日本也打到了这里。印尼民生凋敝,林绍良跟他的叔叔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为了改变,林绍良决定改变坐店经营的方式,他决定去外卖主动推销。
当时战乱,大家都是生活用品的需求还是非常大的,只是战乱大家不愿意出门而已,林绍良上门推销正中下怀。
林家的花生油店生意立马火了起来,两年林绍良有了一些积蓄,他决定离开叔叔的店,自立门户。林绍良选择的是贩卖咖啡粉的小本生意。
这段日子可以说是非常苦的,他每天三更半夜就起床,然后就骑着自行车去叫卖,不管刮风下雨,他都必须骑60里的自行车去卖咖啡粉。
几年之后印尼宣布独立,林绍良也迎来了他的人生的第一个机会。把握住这个机会也显示出林绍良的英雄本色。
当时日军退走之后,荷兰人就来了。当时中华总会都站在了印尼军方这边,林绍良也加入了支援队伍中。当时中华总会交给了林绍良一个任务。保卫被荷军追捕的印尼军方高级领导人哈山·丁。林绍良在家里“窝藏”了哈山·丁1年多,和他结成莫逆之交。
这个哈山·丁有一个女婿叫苏哈托,当时是上校团长,林绍良跟苏哈托也成为了铁哥们。这个苏哈托日后成为了印尼的总统,成为了林绍良的政治资本。林绍良的勇气让他赌赢了这一把。
当时苏哈托的部队被包围了,极缺武器和药品。林绍良冒着生命的危险给苏哈托进口武器跟药品。之后苏哈托一次次出征,一次次打胜战,林绍良在其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一段日子跟当年胡雪岩支持左宗棠出征新疆非常相似。林绍良成为了苏哈托的后勤部长。
从倒卖军火开始,林绍良的生意开始上轨道了,之后他开始了倒卖丁香。苏哈托甚至还派出军队帮他护航。林绍良的发家印证了那一句话,富贵险中求。
数年之后印尼终于战胜了荷兰,迎来了太平盛世。印尼百废待兴,这个时候已经颇具财力的林绍良开始涉及到印尼的方方面面,他创办花生油工厂、肥皂厂、纺织厂、轮胎厂、自行车零件厂,还与新加坡、香港企业建立贸易关系,快速把生意多元化、规模化。
1957年,林绍良找到了盘古银行的陈弼臣,两个人日后也成为了莫逆之交,在陈弼臣的帮助下,林绍良创办了印尼中央亚细亚银行。
之后林绍良找来了大哥林绍喜跟弟弟林绍根,三兄弟一起开创事业,凭着银行的支持,林氏的事业顺风顺水。
1965年,林绍良跟老乡林文镜一起创办了华仁谊集团。此后,这个集团日后进入了银行、建筑、地产、纺织、水泥、面粉、钢铁、航空等多个领域。不过到这里其实才是林绍良成为日后全球最富有的人的开端,因为在1967年他的生死兄弟苏哈托成为了印尼总统。他开始迎来了事业的真正爆发期。
林绍良获得了丁香的进口专营,也就是垄断。林绍良成为了印尼的丁香大王。之后他几乎垄断了印尼的一切。有人说香港是李嘉诚的城,那么印尼就是林绍良的国。林绍良控制了这个国家60%的面粉生意,90%的方便面市场、35%的牛奶市场和超过30%的食用油市场。
1995年,林绍良的财富达到了巅峰,他控制了超过600家公司,年营收达到了200亿美元,没有人搞得清楚他的财富,不过西方媒体把他评为了世界十大富豪,被誉为亚洲的洛克菲勒,这个时候的林绍良声望远超李嘉诚跟台湾的王永庆。
2012年,林绍良在印尼走完了他的光辉的一生,享年96岁。